向孙犁先生学习制作标题
标题像名姝的眼睛,眼睛炯炯有神,一定好看;眼睛要是患了白内障,一定影响审美。所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说明标题的重要。网络时代,标题的重要性无论如何重视都不过分。新闻标题既是特殊的“艺术品”,也是绝对的“易碎品”。一经见报,拟题者便退隐幕后。
我是一个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我认为,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有很多优点。一是单纯,少心机,愿意分享自己的快乐,展示自己的生活。二是坦荡,性格直爽,想到什么就表达什么,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敢向别人展示自我。三是乐观知足,懂得过好每一天,开心做自己。所以我不仅自己爱发朋友圈,也喜欢看别人的朋友圈。我看朋友圈首先看标题,我发现我自己朋友圈的文章如果标题引人,阅读量就大。我曾经专门收集好的新闻标题供自己学习制作标题借鉴。7月21日,我已经写过一篇“向经典标题学习”的文章,今天读到著名作家、编辑孙犁先生制作的标题,如获至宝,收录于此,以备未来学习之用。
孙犁先生制作标题的第一条标准是“简单”。而他对自己文章的“重拟标题”,正是突出体现着“简单”的原则。如原题《忆晋察冀的火热斗争生活——<白洋淀纪事>重印散记》,在收入《晚华集》时,孙犁改题为《在阜平》(副题未动);《一篇关于农村婚姻问题的报告》,在编入《孙犁文集》时被改为《婚姻》;一篇未署名的启事,原题为《本报<文艺增刊>将辟“创作经验”专栏,兹摘录其辟栏说明如下》,在编入《澹定集》时,被改为《<文艺增刊>辟栏说明》……所举数例,皆遵循“简单”的原则,不唯文字精练,意思也表达得更加明确。
“有力”是孙犁先生制作标题的第二条标准。一个标题能否“有力”,必须从文章内容出发,在准确表达其内涵的前提下,增强其力度和响亮度。《吴召儿》的第一个小标题,原为“胜利回头”,在编入《孙犁文集》时,孙犁改为“得胜回头”,一字之易,力度增强。另一篇文章原题为《和青年谈谈文学和创作问题》,显得有些平淡;孙犁在编入《秀露集》时,改为《新年,为<天津团讯>作》,从句式和音节上,显得更加有力了。
在孙犁先生的三条标准中,最微妙也最难把握的是“新鲜”二字。在事实准确、简明有力的前提下,标题自然越新鲜越好,越出奇越妙。而孙犁在编辑文集时的“重拟”标题,针对的并非新闻稿件,而是文艺味道甚浓的散文、随笔、杂文、记事等文体,在这里,“新鲜”的内涵显然与新闻标题略有不同。孙犁先生为书起名,就特别讲究诗意的表达,如《晚华集》《秀露集》《如云集》《远道集》直至最后一本《曲终集》等等,皆带有几分淡淡的诗意。而《书衣文录》《烬余书札》等书文的标题,则显得古雅典丽,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而他为文章改题,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如《京剧脚本<莲花淀>自序》在收进《秀露集》时改为《戏的梦》,成为孙犁先生“散文三梦”(《戏的梦》《书的梦》《画的梦》)的代表作。
林语堂说:“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做任何事包括制作标题,合适,是最高标准。制作适合文章的标题,最难最费时最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