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学区房

2021-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舍痴人

同事因为小孩马上上小学,要买中关村一带的两居学区房,已经看了两个多月了,还没有定好房子。

最近一周,连中介都不给她打电话了。

她就主动联系中介,但是中介说几乎没有房源。

即使能出的房源,一般都是买家众多,大家分别跟房东谈,房东坐地涨价很平常,买家有点恐慌。

更多的房东,开始惜售房子,干脆不出房了。

同事把买房的预算一再提高,从550W到650W,现在都要预算到700W了。

午饭的时候,同事有点叹气:夫妻俩又要白干几年了。

同事老公在外企,收入比她要高一些,夫妻两一年收入想想也不算太低吧。

但是一到买房,工薪收入,多少都不算多了。

刚开始那一段时间,还有房子可以挑选,但是不太满意。

有的是楼层不好,一楼或者顶层,没有电梯;

有的距离有点远了,有几站地,老人接孩子要坐公交;

有的是房子实在太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

最近却连房源几乎都没有了。

同事现在住回龙观,房子已经卖掉了,约着买家在8月交房。

趁着今年春节期间,因为疫情大家就地过年,她寄希望于还有中介营业,赶紧把房子定下来。

很多人预期今年房价上涨,她也有点心神不定。

我们劝她,实在不行先租房吧,反正孩子学位已经落实。

之前通过渠道把孩子的学位落到了中关村一带,也是个最大的安慰了。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上学,相信很多人不会考虑那一带的老破小房子的。

也就是因为那一带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全北京恐怕是最集中的地带。

也是家长们鸡娃最集中的地带。

眼看着同事要陷进“苦海”,我突然有点不厚道地庆幸自己快看到岸边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