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警告你离我家孩子远点!
文/郑辰
一、
我一直搞不懂的一件事,就是大人对小孩子进行智商或武力压制,从中获取自身满足感这个行为。
平时生活该是多熊包,才会在小孩子身上找成就感?
过年回家,时常有人“逗”我的小侄子或者小侄女。举个栗子,小侄女有一盒果冻,她特别喜欢,自己也没舍得吃。而家里的长辈们,就喜欢跟她要,每当小侄女依依不舍的分给他,他们又会说“我不要啦,逗你玩的”。
家里人聚餐,有人把小侄子的玩具车藏了起来,他以为丢了,旁边的大人跟着起哄,说什么“已经扔了找不着啦”之类的屁话,小侄子急得大哭,旁边大人却在哄堂大笑,小侄子哭得更厉害了。
还有的大人尤其猥琐,喜欢把小孩抛高,拔萝卜,摸丁丁……看着小孩害怕却又闪避不得,low逼笑的哈哈得意忘形。
小孩的世界很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小时候自己逛公园,跋山涉水感觉玩了一天要累趴了,而那个公园现在看来其实也没多大,不过尔尔。同样的,几个小朋友,几个大人,一点好吃的,一点玩具,可能就构成了小孩子的整个世界。
这些大人,利用自己的年龄和见识优势,把孩子的世界打碎,看着孩子出糗时孤立茫然的样子,明明特别无聊的事,他们还觉得特别有意思。
有个毛意思?我跟你要你家房本,你给吗?我把你家车锤了,你是不是也觉得挺有意思?或者爱玩别人生殖器的那位,你给大家当众撸一管?
二、
有时候你去制止他们,他们还有自己的歪理:开个玩笑而已嘛,这有什么啊。反正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人家自己爹妈都没管。
说来也是好笑,他们爹妈还真没管。但我质疑的是前半句,你怎么知道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
我小的时候,就被这样“逗”过,依稀记得,有人向我索要我的玩具,我不乐意给,他们就“你咋这么小气啊”,“这孩子手特别紧,以后可得被人欺负”。或者干脆就一把夺过去,“不叫我叔叔我就不给你”。
我这个人从小就不会讨好卖乖,被欺负的紧了就只能哭,到后来也不哭了,就只盯着他等他自觉没趣。
有时我也纳闷,他们真觉得这么好玩吗?究竟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在“逗孩子”?或者,他们更希望在自己逗孩子时小孩是什么反应?漠然?哭?习以为常?抑或是狡黠的讨好?
这些大人还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我是“关爱”小孩的,以爱孩子之名:“这孩子多可爱,来,抢他的东西,看他能咋办?”这种人不是坏,而是SB,你跟他生气,他不以为然,却怪你多事。放任他不管,苦的是小孩子。
中国有些长辈非常搞笑:以对小孩进行羞辱为乐。本质上来讲,就是倚老卖老,不敢得罪强者,就转而欺侮弱者,充分利用起自己那一点可怜的长者特权,把孩子的真诚当成笑料。
我可去尼玛的,以后谁要这么逗我家孩子,我抬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三、
守护和陪伴,本来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义务。但不幸的是,能履行好这两项义务的人并不多。
最烂的父母自己甚至就是这“逗”孩子大军的一员,稍微强一点的知道这样不妥,但也只好在一旁讪讪的笑着,不敢反抗。
我也是奇怪,你们熊啥啊。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当着你面耍你孩子,不翻脸还留着过年?
一个人心智是否正常。一个重要的参照是其是否具有理解其他思想的能力。举一个例子,有人爱吃香菜,有人爱喝酒,有时爱吃辣椒,有人喜欢同性。
一个喜欢吃香菜的人,如果能够尊重他人的感受,就自然不会强迫他人跟着自己吃香菜。而巨婴族则会认为,香菜这么好吃,你不吃就是作吧?多吃点就好了。
同理,吃辣椒;同理,喝酒;同理,gay⩽同理,逗小孩。
如果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在逼近小孩,你还当什么事都没有,也是心大。
谈完了守护,我们再来谈谈陪伴。带孩子这个事,最好还是亲力亲为。就拿我妈来说,最爱说的三句话就是:
我是养了个翅膀硬了的白眼狼;
我那也是为你好;
我就这水平,不管咋说我就是你妈你能把我咋滴?
你说,我妈平时还是稍微懂点文史理化,基金货币的,都这个德行,把孩子让老人养,该是一件多不靠谱的事?
把残酷的事情当成笑话看,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特色。在这个诡异的文化里,我想说一句: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忍一时变本加厉,退一步得寸进尺。
甩一棍子风平浪静,怼上几句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