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交战引发的思考

2019-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微尘悠然

      那天晚上,只见父子二人皆气呼呼进门后直奔琴房。爸爸进琴房后拿了儿子的一把玩具手枪训话。二人你一话我一话地僵持着。从二人的对话中得知,因为临近期末考试,在娘家爸爸急着叫儿子立马收拾书包回家复习功课,儿子不依,自顾自玩着他的玩具。爸爸以没收儿子的玩具枪作为警告。然而,儿子依然拖延着,不愿意收书包回家。最后是外婆好言相劝,儿子才收了书包上楼来。似乎一路爸爸生气训话,儿子一直不服气地顶撞。于是有了回到家爸爸还要再没收他的玩具枪作为惩罚。

      父子二人在琴房开战,最后爸爸被儿子激怒,把玩具枪往地上一扔,玩具枪碎成几块。儿子大哭:“这枪不是你们买的,你没有权力处理这把枪。这枪是同学送给我的!是有珍贵纪念意义的枪,我一直把它视为所有玩具枪的首领......”听到这里,我默默地走入琴房捡起地上的碎片,看看能否重新拼装起来。儿子哭喊了一会跑进自己的房间,准备锁起门来自己呆着。我马上随他进了房间。只见他很生气地在白纸上写下“爸爸扔我枪,我要报仇”之类的字眼。

      我待他发泄完毕,替他擦了汗与泪,然后给他一个拥抱,对他说:“爸爸扔你枪,你很难受。”他一听,又再次小哭一会。

      等到他拿盒子装起破碎的玩具枪时,我对说他:“从今晚的事件中,你是否明白,当爸爸拿你的枪时,你一句句地顶撞只会更激怒爸爸,最后导致了他气得扔你的枪。”儿子回答我说:“你们为什么不换位思考一下,当爸爸拿我手枪时,我很生气。我生气的时候,怎么可能好好地跟他说话?他生气的时候也没有好好跟我说话。你们要我尊重父母,可是人人平等,爸爸也没有尊重我啊。” 我一听有点哑口无言,停顿了一会后说:“所以,控制好情绪是一个人必修的一门功课。要学会怎么控制与善用愤怒的力量。”这时,儿子不再辩解,而是拿着衣服去洗澡。

      等到他洗澡后出来对我说:“妈妈,我觉得其实爸爸弄坏我的枪也是好事,总比他把我的枪拿去给别的小朋友好。他拿给别人,我不知道别的小朋友会不会好好爱护我的枪,要是弄坏了它怎么办。现在枪被爸爸扔碎了,我起码还能保住这把枪。我还可以看着他留念。”那时候,我还真佩服他的阿Q自我安慰。只不过,他依然无法认识到是他的拖延他的顶撞才有了这一不愉快的事件。

      而这一晚父子的事件却引发了我一些关于亲子的思考。

    “以终为始”:爸爸的初衷是想让儿子早点回家复习功课。而他通过没收玩具的方式并不能达到他想要的目标。最终的结果是闹腾了一晚,儿子没有复习功课。父母发出某个指令叫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不依,父母就采用某种方式惩罚,这是大多数父母常用的方式。记得上亲子课程时,杨博士说过一句话“家庭中不应有对人的恐惧,只应有对商定规则的敬畏”。如果爸爸在儿子开始玩玩具之前,先跟他制定规则,一起商定好玩多长时间、几点收拾书包回家、执行规则与违反规则的奖罚,那么,当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时,情况是否就不一样了呢?很多时候父母都只想以自己是长辈的身份简单地要求孩子按照要求行事,但忽略了小孩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个体。谁都不喜欢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服从命令。只有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才有好的情绪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好感受才有好接受。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用的方法未能让ta有好感受。

      “蹲下来对话”:当我把儿子的一席话复述给爸爸听时,爸爸的回答是:“他说的虽然有道理,但这样不行啊。就是要让他明白这个社会不可能由着他的性子来。识时务者才能少吃亏。” 我们都知道,与孩子说话,最好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让孩子感觉到尊重。我们的行为动作可以蹲下来,可是我们的思维是不是也可以做到“蹲”下来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尊重孩子的成长,理解孩子的思维呢?当父母在训话时,孩子一直承认说“我错了,我知道错了。”当ta说错了的时候,ta的内心就真的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这世界上也存在一种“死要面子“的小孩。当父母在跟他讲道理时,其实他听进心里去了,就是口头上还要逞一时之强。没错,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我也承认成人的世界里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是一种优势。我也承认他这种不懂变通,一直硬顶的性格在社会上会让他吃亏。可是让孩子真实地表达他内心的想法不可以吗?父母要做的是引导他明辨是非,尊重每一个人,而不是非要强迫孩子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言行方式应对。当然,也得引导孩子善用正确的语言与行为。以暴碰暴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只有采用让彼此都舒服的方法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时,那才是大智慧。

      养儿育女是一门大学问,是斗智的漫长历程。孩子是父母的老师,父母唯有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与孩子做成朋友,才能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