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3招,彻底解锁PPT形状魔法!
造物论言,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的排列组合而构成,PPT亦然。
通常意义上,一套完整的PPT是由文字、图片、图表以及形状等元素构成。
文字、图片和图表本身是包含信息的,我们称之为信息元素。PPT的本质是传递信息,所以,如果一页PPT上没有文字也没有图片或者图表,那么这页PPT将毫无意义;
形状,本身是不包含任何信息的,我们称之为辅助元素。它的存在更多的是起到润色画面的作用,是为了辅助文字或者图片更好地传递信息。
所以,形状在PPT中是万年绿叶的角色。
形状作为绿叶是否就并不重要了呢?是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解锁PPT中的形状魔法。
1.形状控点
PPT中默认插入的形状包含线条、箭头以及流程图等常用的样式,共计173个。
然而,我们认知中的形状是千奇百怪的,PPT默认这种数量级的形状,明显是不够用的。其实不然,默认形状有一个隐藏技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就是形状控点。
基本上,每一个默认形状都会有控点,通过调节控点,我们可以改变默认形状,在调节控点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形状,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2.编辑顶点
默认形状多数都是规则形状,没有太多变化,自由度并不是太高。
我们往往需要对默认形状进项2次改造,这里就要用到编辑顶点的功能了。对任意形状执行“鼠标右键—编辑顶点”,就可以进入编辑顶点模式。
编辑顶点主要有3个用途
1.拖动顶点位置,改变形状面积
2.调节顶点杠杆,改变轮廓弧度
3.增减顶点数量,改变形状样式
灵活运用编辑顶点,PPT中的形状就可以千变万化。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绸带装饰的PPT封面,其实就是用编辑顶点的功能完成的,非常的方便。
3.合并形状
不管是形状控点,还是编辑顶点,都只是针对单个形状。要知道,形状与形状之间是可以产生联系的,于是便有了布尔运算,也就是PPT里面的合并形状功能,总共五组命令。
联合,将两图形合并为一个新图形。
拆分,将两图形沿边界分割为若干新图形。
相交,将两图形相交处保留,去除其他部分。
组合,将两图形合并为一个新图形去除相交部分。
剪除,从第一个选中的图形中去除第二个选中的图形与其的相交部分。
通过这五组命令,我们可以对多个形状进行多次合并,去完成一些复杂的形状,比如做一个图标,绘制一个图表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图标是包含意义的。
图标是由形状的组合而来,形状变成了图标就有了意义,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形状又变成了信息元素。
所以,形状在PPT中的作用是多元的。
它可以作为装饰的元素,辅助文字、图片完成更好的信息传递,也可以组合成图标或者图表,自己来完成传递信息的工作。举几个例子,一起来看一看,形状在PPT中是如何配合其它元素完成信息传递的。
4.形状的应用
让文字更突出
a.文字加框
可以利用色块反衬得方法,突出重点文字。
大段文本的美化,其实我们可以有更高效的方法,那就是套个框。
b.文字矢量化
利用合并形状的拆分功能,可以将文字转化成形状,也就是我们说的文字矢量化。
文字变成形状后,就解锁了编辑顶点的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对文字进行改造,比如,文字和图标的结合这样的效果都能轻而易举地实现。
让图片更统一
a.图片加框
有些特殊用途的图片,如果我们不可避免,必须要使用到,而且他们本身的质量不是太高,比如一些产品图,资质证书,客户logo等等,这时候,我们可以对图片套框,统一化处理。
b.相交
通过合并形状中相交的功能,可以更加快速地截取图片中任意的区域 ,便于我们对多张图片统一尺寸。
事实上,通过相交还可以实现图片处理的很多效果,比如精细抠图或者制作景深效果等等。
让图表更多变
通过形状的组合变化,我们可以快速制作代表数据和逻辑关系的图表,打破了PPT中默认数据图表和SmartArt逻辑图表的局限性,让图表的展现形式边界无限扩大,只要你有创意,就可以做出千姿百态的图表。
喜欢请点个赞,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