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导孩子学习的方式让学习不再碎片化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朋友圈、公众号、微博、各种社群、各类音频和视频……,每天不全部刷一遍感觉就少了点什么。每天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大多看过就算了,但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啊,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要留着细看;这个方法太实用了,我要保存着以后用——然后,你就点了“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收藏的太多,总是没有认真看完的时候:真遇到需要曾经收藏过的某个资料时,却压根想不起来收藏过;等到手机内存不足,整理文件时,才发现:啊,我什么时候收藏了这个?上次还特地查找来着。居然还有这么好的文章,我怎么压根没有印象了?
而且每天接受到的信息越多,脑子反而却越乱。我们接触到信息,却没有把信息变成我们的知识。各个领域、不同观点的信息在脑子里装着,一团浆糊。看的越多,浆糊就越浓,脑子就越乱。就像孩子天天上课、却没学到什么知识是类似的情形。
孩子天天上课,却没有学到东西,最大的可能是什么?你可能要说,是“注意力不集中”。对,又不完全对。确切的说,是“注意力没有集中到上课的内容上”,或者说“注意力集中在与上课无关的内容上”。上课讲话、看小说、玩游戏,是很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外部事物上。上课发呆,其实也是注意力集中,只是集中在自己的内部感受上了。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环境很重要,杂乱吵闹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学习,因为能够引起孩子注意的事物太多,孩子就很难长时间注意学习内容。这样学习内容就是支离破碎的,不能连贯。如果注意其他无关事物的时间多了,还会有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脑子里除了上课内容的碎片,还有游戏的碎片、小说的碎片、篮球的碎片、社会生活的碎片……每天上学,脑子里都是积累的各种碎片,做习题时,脑子里明明满满的,却怎么也拼凑不起来完整的知识地图、解决问题。
我们常常有个误区,学习一般的孩子,学习不够吃苦,所以不累。而事实时,往往这些成绩一般的孩子,每天大脑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识别、整合这些碎片内容,既累,又晕。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从接触信息,到掌握知识呢?这和孩子的学习套路是一样的,因为接触信息到利用信息就是学习的过程。
想想看,我们教孩子学习方法时,第一步是啥?预习,对不对?预习就是带着目的去接触知识。如果纯粹是消遣,那找些娱乐性强的内容,随意的看看,就好。如果想学点什么,那就要有意识的去选择。比如读我文章的,多半是为人父母者,想了解一些孩子成长的知识,这就是目的。
有了目的,接下来是什么?孩子预习好了,我们会让孩子带上问题去听课。“带着问题”就是思考,只有对学习内容有思考,学习的东西才会成为原有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能成为你的知识,而不是书本、老师的知识。就像我常说的知识地图,给你一块新的拼图,你需要拼到原来的地图上去,拼接之前,有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拼接到准确的位置。
那我们想要在碎片化学习中思考,要怎么做呢?带着问题读文章吗?哈,那太郑重其事了,搞得太累,反而没了学习的乐趣了。很简单,看过的文章,你转发到朋友圈,并且带上自己的评论。注意,这个评论可以很短,只有一句话,但是一定是自己的话,不是文章复制的。别小看短短的一句评论,这就是“同化”学习的过程,把接收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信息转化成知识,拼在了你的知识地图上。下次如果要找详细的文章内容,也能够很快的回忆起来。
也许你还有一个疑问,老是发朋友圈加评论,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刷屏不断啊?哈哈,这个我也想过啦,不是有“仅自己可见”功能吗,用上啊。
加个评论转发下朋友圈,信息就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好简单”有没有?
孩子带着问题,听懂了学习内容,大脑里面就有了相关知识点了。但是很可能还不会解题。我们评论并转发了,脑子里储存了这个新知识,但关键时刻不一定会用。比如,你很可能和我一样装了很多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但是一遇事,就忍不住发火。或者知道许多人际交往的知识,但一到正式交往场合,就不知道说些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第三步:练习。和孩子学到一个新的知识,就要做相应的作业一样。我们也需要在学到知识后马上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感受知识:哦,原来这件事真是这样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老先生1000多年前就教导过儿子了。
最后,透露个秘密:这篇文章其实是我的练习,早上听了一个关于学习的音频,听到“读书
一定要写读后感”,于是就写了读后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