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读书技巧能让你受用终生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解决问题。说起来都好容易,但做起来困难重重,作者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读者将文字翻译进大脑,经过大脑的处理分析,构建成意识模型,指挥我们行动,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这需要太多的步骤,而且很多步骤都需要耐心和方法,这决定了书籍变成知识的转化率,绝大多数人都因为几次失败的尝试或者用的低效吸收方法而放弃,太多的人不了解阅读的技巧,更谈不上知识管理。
我得实话实说,没有什么干货能够让读者看完马上变成知识管理达人,从看书的书单、阅读、思考、总结、反馈的阶段来说,每个阶段都需要靠读者自己去实践,尝试数次才能学会。一般人没有耐心去实践,世界上几乎没有立刻马上就能实现的解决方法。速成的方法大多有后遗症,相信多数速成研习者会有这个发现。
在我的经验中,读书给我带来了无数好处,我也经历过盲目读、胡乱读、白读的过程,最终在一点点走弯路、碰壁之后,才享受到了它带来的复利。这些技巧当然也不全是我发现的,人类有了文字以来,就有众多的方法出现,而我只是无意间运用或者习得了。
读书可以说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典范,如果意愿强烈、耐得住性子,它将是给你回报率最高的一项投资。不过,并不是随便看看就能获得高回报,关于读书,有些技巧你得知道,保证让你受用终生。
按照读书的几个阶段先后顺序来看:
一、明确目的:
做什么事都得先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吧。想获得某方面的信息或解决某个问题,准备找点书来获得知识。
二、准备书单:
书单这一步,靠的多是搜索能力,互联网这么大,链接越来越多,搜索信息是个基础技能。
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当当、亚马逊、豆瓣、文库、公众号等等,找最好的几本书
去找这方面所能认识的朋友、专家,也就是求书单
我最喜欢的一劳永逸的方式——从一本自己看过的好书里顺藤摸瓜,书中提到过的、引用的、内容里的进行延伸阅读。基本上我学习某个领域,80%信息都是由这么延伸来的。
三、找书
现在科技发达,不一定只有纸质书满足,电子书甚至精炼概括版也可以。
在淘宝、当当、亚马逊、京东、二手书店等等买纸质书
上网购买电子书
借书:向图书馆、朋友、相关领域圈子的人借书
寻找书籍精炼概括版:豆瓣、博客、app、读书笔记等等,现在类似拆书帮,每章节进行精炼概括的太多了
我个人推荐读书若仅是为了获取某种信息或装逼(此时没有贬义)的,直接看精炼概括版真的很实用。
四、开始阅读
切勿迷信或痴迷阅读方法,方法只是工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速度或者一目十行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了解一本书的框架,从阅读他的目录开始,目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本书的思维导图
不盲目求快或者细,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方式,比如祥读、略读、跳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等(《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介绍了详细的阅读方法,这里列举几个较为常用的)
阅读难读或枯燥的书籍时,带着问题去看,帮助你把控阅读节奏(阅读入门方法),随时借由问题拉回心思,将注意力放在寻找书中的答案上;理论书看标重点的概念、定义、结论,工具说看操作步骤,选择跳读的方式找重点
概念性的书籍,用主题阅读,通过同一概念不同书籍,看上多本,不必要每本一字不漏的看,去找结论和重点观念
五、阅读时思考、总结
第五步个人认为是阅读转化为知识比较关键的环节之一。
读书很容易无意识地看着字就翻完一本书,但脑袋里除了空白什么都没留下,学会带着问题阅读,是掌控阅读节奏,随时将自己的注意力拉到书上,另外对书中重点进行记录、勾画也是必要的。
步骤是:
-
入门:任由字、段、行从眼前晃过,一遍通读
-
初阶:对有感觉的部分,进行折页、画线、做标记、在页边贴标签,此时可能不会对内容有太多个人的想法
-
中阶:有了初阶做法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会产生一定独立思考的欲望,记录想法。由于某个内容产生了“走神”时,一定要把想法记录下来,走神指的是对那个部分的感想、延伸,也就是所谓灵感,千万别听其他人说的会打断阅读等等,灵感转瞬即逝
-
高阶:写书评、读后感、整理思维导图
-
终极:将书中的重点内容+阅读时的想法,运用五感去体验,想象书中每个角度,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整合,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纳入个人的知识体系
这一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处于阅读,另一方面为实践铺垫,没有阅读习惯的朋友可以从初阶开始练习,一般刻意练习2-3本书就能进入中阶。越到后面可以同时对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评估,这时候会有一些小的效果出来,至少你的书边上的笔记会让人有种成就感。
六、实践、反馈
从此开始进入“知道”变为“做到”的进阶步骤。
这一步是很多一般人尝试几次,没有效果或者暂时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了。
原因在于知识转化的速度前期真的是很慢,后期则会成复利模式,收获颇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等到后期。缺少的,只是有效的记录与主动反馈而已。
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在实践中多做几次:
指南操作型的,将自己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的场景做个list
用书中信息对不同场景,准备对应的运用方法(如果是……,我可以……)
在生活场景中不断加入实践的习惯,养成对生活场景的反射性动作
将信息划分为N多小目标
记录目标实践效果、定期反馈总结
使用方法无效后,重新进入第四步,再读一次或进行主题阅读
参加或建立读书会,跟他人探讨、交流
七、分享总结
看了一本书或习得一个技能,不做总结就是一种浪费。
同样,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教,分享给他人,一方面督促自己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对自己习得的知识进行再巩固。
总结:
在第六步的辅助下,定期回顾实践的记录
对自己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和整理
重读阅读时的总结(读后感、思维导图等),定时刺激自己去行动,同时验证效果
分享:
不一定需要很熟练之后才能分享
跟他人复述书中重点,讨论和分析自己实践的经验,记下不同意见和新鲜的想法
与专业人士沟通,记录建议
分享时,下意识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读书摘录、思维导图、PPT、影像、音频、音乐等等方式,能提升自己对这个知识的熟练度程度、并且锻炼不同的表达形式
后续
私以为,最后两点,也是变“知道”为“做到”的关键,同时是很难坚持的。
所有的技巧都是“术”,但在读书这件事上,这些“术”背后却是“大道”,学会一招“术”,你的确能通过技术的培训让自己一目十行,但学会“道”能一通百通。读书最高的境界是,除了输入的效率高,信息转化率同样要高。
将读书变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就是把知识变成武器,砍掉阻碍在生活中的荆棘,需要的是有很强的欲望或者说是愿望。对于是否能完成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般很难有耐心去完成这种“道”上的研习。想获得知识、智慧并不是盲目追逐量的增加,读书不同于其他的就是:量变不一定导致质变。
若有强烈地充实内心或改变现实的欲望,只需要做好耐心的准备,多试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