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作词用典故太任性!我们一起看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
在词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们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两人在词风格上都极具豪放之风,但是在抒情方式上,二人也有所不同:苏词多寓情于景或直抒胸臆,词风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则善用典故抒情,词风含蓄蕴藉,激愤沉郁。今天我们就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历史典故来表情达意的。
先看上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大好的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再也无处寻找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了。歌舞楼台,流风余韵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道,人们都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北伐队伍兵强马壮,出兵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以及淮北大片土地,有吞灭强敌的气势。
这里用到了两个典故。第一,三国孙吴建立者孙权。他身处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而吴国却是太平气象,这得益于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词人慨叹眼前的景物,敬仰孙权,但更为时局担忧,所以忠义爱国之情自显,惋惜之意自达。第二南朝宋武帝刘裕。他出身低微,也曾住在蓬门陋巷,但这并不妨碍英雄建功立业,他曾率军北伐,立下赫赫战功。晚年在京口刘裕推翻东晋做了皇帝。这些与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气吞声的怯懦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词人对刘裕的由衷倾慕,都源于词人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我们不难理解:上片即景抒情,围绕京口,歌颂了孙权和刘裕所取得的功绩,通过对比来寄寓情感。第- ,孙权不怕强敌,敢同曹操较量,刘裕则渡江收复大片故土,他们不愧为英雄。对比之下,南宋统治集因畏敌如虎,妥协投降,苟且偷安,不要说中原故士未能收复,就是半壁河山也朝不保夕。第二,孙权、刘裕都有所建树,对比之下,词人空怀收复故土的壮志,却备受打击,眼看北伐无望,统一大业难以实现。这里虽没有直接抒情,但词人那种想要仿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去干一番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已蕴含于字里行间。
下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舍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作者说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问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却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还。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整个扬州路都有金兵劫掠。往事不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康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这里用到了三个典故。
第一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他好大喜功,仓促北伐,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那样的功绩,结果遭到重创。联系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想到词人对当时意欲邀功、笼络世人、扩大权势而草率出兵的韩侂胄的劝阻。所以这里有委婉警告之意。
第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 450年,他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后来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明统治者如不迅速谋求收复中原,沦陷已久的江北各地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这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不图收复中原的不满。这一组鲜明的对比,说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而统治者也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所以作者是在委婉表达对个人命远,特别是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第三,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廉颇年少不被重用,后来赵王想再用他时,却发现他太老了。作者用这个典故,既体现了词人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又有着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哀伤和苍凉感。所以是词人沉郁悲愤之情的表达。
综上,我们看到辛弃疾在本首词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人的历史故事: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词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贴切,寓意深远。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请你留言、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