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

松,正,养——成年人学习书画的“三字经”

2017-03-31  本文已影响49人  无用堂主

   在《童子功》一文里面,谈了一下孩子学习传统书画的一些规律,也顺便提到了成年人的,只是没有展开聊。其实学习和爱好传统书画的成年人也非常多,他们更想知道自身学习的一些方法或者规律,那么今天我就成年人的学习谈一下。

松,正,养——成年人学习书画的“三字经”

   成年人学习与孩子的学习比较起来,主动性更强,主观意识更多。所以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中,感觉教成年人学习一点不比教孩子轻松。经过反复总结和提炼,我觉得成年人学习传统书画,要做到“松,正,养”三个字。下面我来聊一下这个“三字经”。

  首先说“松”。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书画学习最忌讳“习气”,也就是不好的书写绘画习惯。因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过来,这也是很多老师宁可教什么都不懂的人,也不愿意带已经学过一段时间有点基础的学员。前者像干燥的海绵容易吸收,后者就有水分的海绵,要先把水挤干才可以再吸收新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习气”,是因为大家从小就已经开始书写了。

 书画对于手指的灵活性的要求我已经阐述过,这是其一。还有就是手腕,手肘,手臂,腰部等部位的协调性都是需要的,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落笔瞬间,我们其实整个身体都在协调着,运动着,只是手部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已。我们的日常生活,会让我们的身体容易变得僵硬,像常说的“鼠标手”一类的,所以很多“现代病”。身体僵硬就意味着协调性和灵活性低,所以拿起笔以后会发现自己“写不出”“写不好”“画不来”等等。

  因此,第一步先把僵硬的身体调整过来,就是要“松”。怎么松,人不是机器拿个扳手上点油就可以,那就通过练笔来松。用笔练习,一方面是为了日后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个练习反过来促进我们“松开”身体和精神。每一个笔法练习,都是有的放矢,画圈圈用笔总和的开端,画横竖是练习稳定性,画提按是练习用笔灵活性,画综合笔法是练协调性……这些练习都是围绕“松”来做文章。除了笔法练习,我们还可以结合外面的东西,例如站太极混元桩。太极混元桩既是太极拳入门基础,也是放松身体,调整身体的最佳选择。这样的结合是对我们身体有极大的益处,所以说书画让人长寿,这就是其中秘诀之一。

松,正,养——成年人学习书画的“三字经”

 其次说“正”,可以从身,心两方面谈。身体“正”是指在学习的时候,我们的书写姿势、动作需要正确。很多人学习书画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姿势,一段学习下来腰酸背痛的,久而久之弄得自己这里痛那里不舒服的,这样的学习把自己身体练坏了,何谈养生、乐趣呢?

 心要“正”,指的是我们来学习书画的时候,抱的是什么态度,什么心态。成年人学习书画,抱着希望成为专业书画家的目的人毕竟不多,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事业,所以自身出发点尤其重要。咏春拳一开始就说“念头不正,终身不正”,这个念头既是动作意识,也是指心态。很多成年人是抱着学来玩玩,提高修养,消磨时间等等心态来学的,这都可以。玩,也有高下,例如“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他玩明清家具就玩出了号称里程碑的《明式家具鉴赏》,成为收藏家具的人手里的必备教科书,这也是“玩”。

  端正自己的心,才可以知道为何而学,不会遇到困难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就轻言放弃。学习的过程必定是艰辛的,从来没有什么“快乐学习”。但学习的收获和结果是喜悦的,也是甘甜的,我们不能眼看到别人的收获而不了解他的付出。俗语说“想要人前显贵,先在人后受罪”就是这个道理。把自己的心“正”了,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松,正,养——成年人学习书画的“三字经”

 最后说“养”。这个可以分为人养书画和书画养人两个方面看。很多人会说学习书画,但我喜欢说“养书画”。何为养,一个是指方法,一指心态。从方法上谈,除了学习书画的技巧,知识以外,还要综合各方面的学识进来,例如武学,国学,诗词歌赋等等。就如我们养孩子,除了给他吃饱穿暖,还要教给他读书识字、做人的道理这些“营养”。而武学国学诗词歌赋等就是有益于书画的“营养”。通过这些“营养”来滋养自己的书画,由技进道。

  从心态来说,其实跟第二点“正”有点类似:不要抱着争强好胜的心,不要抱着攀比炫耀的心,不要抱着急功近利的心去学。这也和养孩子是一样的。顺着规律,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不急不躁。这就是“人养书画”。

  “书画养人”呢?其实更好理解了。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积累,提高了自己的眼光和审美,开阔了自己胸襟和思想,同时给自己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正所谓“病由心生”,心愉悦了,平和了,病则不生,身体自然也会好起来。

    这个“三字经”并不算什么真理名言,只是自己一点体会,挂一漏百,抛出此“砖头”若是能引出“璞玉”,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