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盲区到唤醒天才

2019-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挠背侠

      在四年时间带领了接近130次现金流游戏,点评了700多人后,我渐渐意识到,这个游戏不但帮助我们理解现实财富的运行规律,更能借助它去探索和发现每个人都拥有的内在财富。

      当这二者相辅相成,交互作用时,才能让我们实现财富累积和通往真正的自由!而一场现金流游戏组织的是否有价值,离不开银行家这个重要角色。

      好的银行家就像一个守炉人,负责的是观察风向、维系温度、把控关键节点。每一个玩家才是那一根根的柴火,将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和转化,最终成为一团越烧越旺的火焰,驱动整个生命的燃烧。

一、缘起

      我第一次接触现金流游戏,是在2014年12月上海的一个投资年会上,来自天南地北的小伙伴共聚一堂,一起学习投资理财的知识。

      晚上睡觉前,住在同一个酒店的墨子乔神秘的问我:“要不要去玩一个财商游戏?”虽然那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而且第二天还有重要的年会学习活动,不过我隐约觉得可以去尝试一下,于是带着好奇的心情答应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决定,影响我以后人生的巨大变化!

      第一次游戏的体验,我完全不熟悉游戏规则,全程都很懵逼。眼看着身边的小伙伴已经进入快车道,自己却还在遭遇失业,心情郁闷的很,直到游戏结束也没能顺利完成“出圈”。

      之后听银行家点评才知道,原来游戏中的“非工资收入”是先要积累“现金”的,而背后又有着投资收益率和资本利得等各种计算。让我意识到这个游戏对投资思维又很大的启发,值得多玩才对。

      上海的年会结束后,我回到重庆开始四处寻找,哪里有组织玩这个游戏的平台或机构。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的被我找到了好几个。

      怀着一定要好好体验、争取出圈的信心,我期待满满的报名参加了重庆平台组织的游戏,可是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

      原来这些平台组织的游戏,大多是带着商业目的或者营销手段的,更有甚者直接在游戏结束后就发展你做他们的业务下线,整个活动充满了浓重的传销色彩,让我非常厌恶。

      我玩游戏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它来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并不是去做金字塔底下的砖头!心有不甘的我暗下决心:既然没有单纯学习和交流的游戏平台,那么我就自己做!

      于是在2015年4月份,才玩了3次游戏的我,自己组织了几个人开始每周末的现金流游戏。我开始尝试做银行家、购买游戏道具、寻找游戏场地、宣传和邀请朋友参加等等。

二、精进

      2015年11月,我组织游戏差不多快20次左右了,这时我听说有位叫马姓老师,在全国各个城市辅导和培训专业的游戏银行家,还组建了各地的游戏社群。

      可惜当时的重庆没有,好在距离不远的成都,每年都有1-2次这样的培训机会,于是我和重庆的另一个伙伴,一起报名参加了这位老师的银行家培训。

      其实在参加这次培训之前,我自认为对游戏的理解已经非常丰富了,各种规则和概念都很熟悉,组织了20多次经验还算丰富,同时在学习证券投资有一定的实操基础。

      所以我是带着“我到是要看看,这个培训有什么了不起”的心态参加的,因为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款嘛,哈哈。

      结果到成都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位老师有着好几百次的游戏带领经验,很多年前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他对游戏的理解已经到了更高的境界,把游戏玩家到银行家各个阶段解读的十分透彻,对游戏中各种关系和量化分析深刻而又全面,还能兼顾银行家和玩家的关系以及点评策略等等。

      这次培训中,老师提出了“发现盲区”这个说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游戏的目的不是获取胜利而是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有成长和学习的空间!

      这次的培训让我获益匪浅,更激发了深入学习和锻炼自己的动力。回到重庆后,我马上开了一次沙龙分享,把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分析给了重庆的小伙伴。同时继续每周组织游戏活动,渐渐扩大了游戏社群的规模和影响力。

      到2016年6月的时候,我已经积累了40多篇游戏总结,整理了游戏中上百个点评点,也渐渐构建了自己游戏内外的投资体系。

三、反思

      随着我不断的组织现金流游戏,身边聚集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但是我逐渐发现热闹表面的背后,隐藏着一股不易觉察的暗流。

      每次游戏过程中,银行家都会带领玩家体验财富运行和模拟投资,最后再给出自己的点评。

      我发现这种方式似乎越来越固化,其实只不过是用银行家已有的经验和体系,不断的去框架般的套在他们身上,似乎默认了只有达到了银行家对游戏的理解水平,才是一名合格的玩家。

      而所谓的帮助玩家“发现盲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指点,有可能会和玩家本身的认知产生冲突,最终效果大打折扣。

      我不断思考,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支持玩家成长和进化,让这个游戏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属于每个人的独有贡献,而不仅仅是某种标准答案的堆砌!

      就在2016年6月份的时候,我偶然接触到了“教练式对话”这样一个体系,作为一个好奇宝宝,我的直觉告诉我可以去了解学习下,于是就报名参加了“教练型领导力”课程,开始了这趟奇妙之旅。

      教练对话——源于美国网球教练添.高威的教学方法,融合了管理学、神经语言程序学(NLP)、大脑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通过聆听和提问,逐步提升和修炼整个人心智模式的一套系统工具。

      这套体系可以很好的调节我们的意识和潜能,让我们从日常关注“做什么”到“为什么做”,从关注“不想要什么”到“想要什么”,从关注“过去的问题“到“未来的成果”,从关注“能力提升“到“减少干扰”。

      在教练的视角里,每个人都是ok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正向的动机,每个人也都拥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和作出最佳选择的可能。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马云等商业领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运用这套方法——教练Coach。

      就是在这次教练学习过程中我尝试着,把教练对话的各种工具,加入到现金流游戏的带领和点评中,没想到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价值。

四、蜕变

      2016年在学习教练对话之后,我对游戏点评的视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再追求多而全的给出建议,而是少而精的问出问题;

不再用自己已有的框架生搬硬套,而是深入的聆听对方再去匹配和回应;

不再滔滔不绝的发表我的一言堂,而是促动玩家们彼此交流互相激发。

      我的教练老师曾经说过,你永远无法把水倒进翻过来的杯子里。一名好的教练式银行家,应该具备把石子丢进湖水里的能力,激发起一阵阵的涟漪,让玩家得到深思和启迪,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

      这种方式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玩家而言效果远远好于之前的找漏洞盲区和给评价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每个玩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沉睡的天才,只是平时我们更多的关注所谓的“短板”,殊不知永远不能用爬树衡量一只鲸鱼,也永远不能用飞翔衡量一匹骏马。

      作为一名“教练式的银行家”,并不应该仅仅给出自己知道的东西,而是去唤醒玩家内在的天赋,让他成为真正的自己。当他们内心的宝藏被激发后,才会在现实中折射出最亮的光芒,这才是每个人独属于自己的财富!

五、传承

      在2016-2017年的时间,加入教练式对话的现金流游戏成为了我独门武器,也让我组织的游戏变得更加与众不同。这时我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我不但自己成为了“教练式银行家”,我还要培养和支持更多的人也成为“教练式银行家”。

      这对于银行家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熟悉游戏规则、构建投资体系、发现思维盲区,更需要做到“无我、中立、觉察和智慧”,用心聆听和有力提问,时刻保持与玩家同在的状态。

      一个“教练式银行家”,就像功夫熊猫里的乌龟大师一样,不用去教给熊猫阿宝具体的一招一式,而是启发和引导他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赋,成为一代高手。

      于是在2017年6月份,我飞到大理参加了埃里克森教练学院创始人——玛丽莲.阿特金森博士的《国际教练型培训师ITT》版权课程。在八天八夜时间的深度学习中,她教会了我如何通过和潜意识对话的方式,开发和传递课程,帮助学员学习和成长。

      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和培训更多还是沿用了工业革命时代的方法,把人当作机器零件一般,给出统一标准答案和纪律性的学习氛围。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往往被抹杀了本真,创造力丧失,只能重复既有的模式。

      在大理学习之后,回到重庆我开始钻研和开发,结合了自己100多次的游戏带领和点评经验,精心萃取、不断迭代,最终开发了一门“教练式银行家”工作坊。

      这个工作坊的目的是,支持更多有志成为“教练式银行家”的伙伴,拓展以往给玩家评价和建议的窠臼,从深度聆听和有力发问开始,唤醒每个玩家心中沉睡已久的自己。

      它包含了“教练式银行家”需要掌握的五项能力和六个阶段,还有多个对话工具和实操流程。并且整个授课过程,采用了深度的体验和互动,还有游戏化和肢体表达等设计,让学员在玩耍和游戏中就掌握了各项知识和技能。

      就在2018年的8月和12月,我分别于成都和重庆开启了这个工作坊,目前有十多位银行家因此受益,成为了“教练式银行家”。

      我希望它作为一份礼物,可以传递更多的伙伴,让“教练式银行家”的种子传播到更加广阔的地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