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表没什么关系,表却因为它价值连城(上)无标题文章
大家在买表时也许听销售或是朋友经常提到“这表盘是珐琅的,这块珐琅表是限量的”,听多了也许就难免生疑:珐琅是什么?和景泰蓝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加了珐琅两个字表的价格就贵上天了?
其实想写珐琅这个主题也是由来已久,一来是珐琅彩自身的魅力,这种玻璃化合物加入不同微量金属能调配出无穷尽的色彩,高温反复烧制后具有如宝石般的独特光泽和通透感;再来就是这门技艺历史悠久,而如今能够完美驾驭它的艺术家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所以也就更显其稀有和珍贵。
因为大多有关珐琅的原版信息都是法语,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门技艺,表妹更是发奋学了法语。今天,表妹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珐琅”这话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珐琅到底是什么物质?
简单的说,珐琅是一个把矿石变成画的过程。珐琅本身是一种类似玻璃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在混入各种成色的氧化物(过渡金属)并经过焙烧磨碎后可制成粉末状彩料;比如加入铁可以变成灰色,加入铬变成绿色,碘则可以产生火烈的红色;珐琅工匠在需要时,使用油质或半油质的精华物质进行稀释。
而画珐琅是一个漫长而重复并且极其考验耐心与技巧的一个过程,工匠们用精细画笔蘸取液化了的珐琅彩一层层涂抹在金属表面,每涂完一层都要进行一次高温烧制随后冷却,整个过程将被重复四到十次,以达到最终正确饱满的色调。
应该说,珐琅制作是没有固定模式的,而这正是其艺术魅力所在。珐琅艺术家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金属氧化物可以调配成成千上万的色彩,这和油画有点相似,那些让你惊艳的颜色往往是特定的艺术家的“私人配方”。当然,最考验珐琅艺术家技巧的则是绘制和烧制珐琅的过程:由于珐琅的化学性质极其不稳,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冒泡、龟裂、小孔,溢出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即使烧制过程中没有出现损坏,但最后成品的颜色往往和艺术家所期待的相差甚远。所以,一块真正精美,称得上艺术品的殿堂级珐琅艺术品它所包含的时间成本则是无法估量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珐琅工艺。
大明火珐琅 | Grand Feu
“大明火”直译于法语“ Grand Feu ”(大火的意思)。从下图看炉火似乎很旺,但其实它并非明火,其实那只是一个腔内可以产生高温的炉子,本身珐琅盘在烧制的时候是不会接触到明火的。我们看到着火的现象是由于珐琅粉中含有易燃的金属化物,遇到高温产生火焰,这个过程持续1-2秒,而这种燃烧的现象也只有在大面积的单色珐琅烧制时才能看见,其他珐琅烧制时的火苗一般小得难以察觉。
珐琅工匠按由浅至深、由暖至冷的原则在同一胎体上上色,每次只上一个色系,每上完一个色系就送入820摄氏度到850摄氏度之间的窑内烧制让珐琅融化,取出后再自然冷却,冷却后继续上色,这样至少重复三次方可上色完美。真正纯黑色的珐琅需在大明火 900 度到1200 度的高温烧制,所以制作无瑕疵的黑色珐琅堪称珐琅烧制的顶尖工艺。由于珐琅与矿物质结合后的熔点与色彩表现难以控制,每一次的烧制都存在着毁于一旦的风险,所以也只有世界顶尖的表品牌才能够制造得起如此高昂的表盘。
掐丝珐琅 | Cloisonné
Cloisonné这个词来源于法语的cloisons,是隔板的意思。艺术家将宽度只有0.07毫米的金、银线用手工弯曲成设计图案以勾勒出轮廓,分割区域,并将植物胶水将金线固定在表面上。随后填入珐琅彩并放入超过800℃的高温的窑炉进行煅烧,高温使珐琅与金属底基融为一体,变得坚固、稳定。烧制的次数视珐琅的种类、釉色和预期效果而定;每一次的煅烧都会增加珐琅釉的通透感和质感。
与其他的珐琅工艺不同的是,掐丝珐琅需要分层煅烧,而它带来的效果也是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判断一件掐丝珐琅艺术品(不只是表)好不好,最基本的就是要看由金属线分割开来的隔室中的珐琅釉是否填充满且有没有溢出。
这里回答一下我们开头的问题,我们中国传统的景泰蓝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掐丝珐琅,景泰蓝制品一般以铜为胎底,施以珐琅彩,最后进行镀金处理。景泰蓝大多为容器状,多以蓝色调为主。
内填珐琅 | Champlevé
内填珐琅也叫做錾胎珐琅,顾名思义,就是采用錾刻、敲压或腐蚀等技术,在胎体上雕刻成“阴文”纹饰,再填入各色珐琅进行煅烧。内填珐琅和錾胎珐琅的细微差别在于后者要在器物表面整个筛涂透明釉料,而前者则不必为之。
内填珐琅和我们之前说的掐丝珐琅制作过程非常相似,但前者是一个减少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个增加的过程。
微画珐琅 | Miniatur enamel
微画珐琅是珐琅工艺中难度最高的,珐琅艺术家在金属表盘或是表壳上先覆上一层白色的珐琅釉,烧制出没有一点瑕疵的表盘,随后以特制的针笔并以高倍显微镜放大作为辅助工具作画,重复的高温焙烧,让色彩不断加重直至达到预期的颜色,最后涂上无色的透明釉。
一位微画珐琅师首先得是一位画家,其次他(她)再是一位珐琅工匠。在方寸表壳或表盘上用珐琅材料绘画并煅烧出精美的画面甚至明亮度及色调的变化,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对珐琅质地的驾驭,更需要的是无比的耐心。如果能感受到这一点,相信也不会再认为大师级别的珐琅表贵得没道理了。从微画珐琅的题材来看,主要分为花鸟虫鱼、自然风光、人物肖像、世界名画,古董表行情中,在相似的珐琅制作水准情况,价格也是按照以上四大类逐步递增。
下面这枚微画珐琅怀表制作于17世纪,来自于当时珐琅艺术风靡的法国南部,由于历史久远也没有落款,已经很难追溯其珐琅画师的具体身份了,如今,这类极早期且画工如此精湛的怀表也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了。
四百年后,珐琅艺术并没有从钟表上消失,反而让更多的人为其“神魂颠倒“;然而,当今世上真正能够创造出大师级水准珐琅作品的艺术家可能也只是个位数,比如积家品牌的国宝级艺术家Miklos Merczel,这位老先生原来制是一位复杂功能表制表大师,出于兴趣爱好,他通过自学为自己增加了一个珐琅工艺大师的称号,他所制作得微画珐琅表盘堪称珐琅艺术的登峰造极水准,那价格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逛钟表论坛时,看到表圈不少人斥责某些表机械结构及其简单,却仅仅是因为一个珐琅表盘就卖出天价,实在没有天理。在表妹看来,这还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一个品牌本身就有附加值,品牌之所以为品牌,是因为有工艺和技术的壁垒。对于珐琅,如果你把它视为艺术品,尊重其独一无二性或是仰慕艺术家的卓越天资,相信花多少金都是值得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愿意花上亿去买一副名画呢?
今天先说到这,下期我们继续聊那些不常见珐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