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刻意练习」
与别人的日常交流,很难够有所进步,如果想锻炼或者提升自己口头表达能力。与别人的日常交流,除了是不可少的需要,还有就是让自己不那么寂寞、释放压力。
真正能够提升表达能力的是,去处理问题去处理事情。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实际处理问题和事情的过程中不断锻炼。
这个跟日常交流的收获不一样。所以说,多与人交流能够提升表达能力,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而是要有目的性的,进行刻意练习,刻意的不断地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或者说这个方法能够高效并且实现大幅度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我们平时与他人的面对面交流时间通常很短,主要是通过在线打字聊天来进行沟通。
并且,日常的社交交流中,极少会讨论深度的话题,比如新闻热点的见解,这需要更多思考。更多的是倾向于轻松、愉快的话题,因为每天已经很累了,跟人聊天对接就是为了放松一下和缓解压力。你讲深的话题可能别人(同龄人)会厌烦。
昨晚人家找我聊天,她是真真实实遇到事儿了,睡不着就想要跟我说这事儿,愿意与我分享她的困扰和情绪。跟长辈聊就是不一样,我们没有聊废话,就事论事儿。她没有过多的情绪表达,只是在讲述的时候语气难过委屈,适当的偶尔的来一句,把握情绪表达的分寸把握的很好,没有让人感到厌烦、失去耐心。也让我能够聚焦在她所遇到的问题上,专注于讨论事情本身。
她应该是将情绪的表达和事情的客观描述进行分离了,把重点放在事情本身,确保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她。
如果是我跟别人讲我的一些困扰时,应该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我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我发文字聊,可能更明显感觉到,我一边讲一边宣泄情绪,或者夹杂了很多情绪在里面,这样容易让别人失去耐心,也扰乱了事情的客观性。
她一边讲我一边听(思考分析),我的脑子是真切的在转动,她讲完我便立即能够回应和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我觉得好神奇啊,脑子转得挺快的,嘴巴跟在脑子后面讲,而不是脑子跟在嘴巴后面讲(说话不经脑子)。
所以建议要去多做事情,做事情的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比如说,去接触钱,能够接触一些各种各样的人才,可以更早的成熟更早的进入到这个社会里面去。所有事情都是通的,不管是再回到学校校园里面跟老师相处,跟同学相处,会更加的游刃有余,会懂很多分寸。认知会决定了做事情到底做的怎么样,认知会决定看到问题的角度,看到问题的角度,就决定了怎么去解决它。看待问题的角度越高,能够得到解决方案就越多,有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有了可以选择的余地,就能够在这里面找到一个可优化的契机,可以能有一个更清晰的更具体的、更好的一个问题的处理的方案,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案不只是说在学习上,在生活平衡上,也在人际相处上。
可以翻看2023/11/02那篇文章,记录问题,将出现的问题视为一个重要的练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