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智谋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吴上民)

2019-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创由心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人物。他是三国中蜀国的丞相,号称“千古良相”。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在《三国演义》,作者将其智谋渲染描写,使其在书中的表现极其突出,因此他被鲁迅先生描述为“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第一次在书中出现是在他人口中,“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这是司马徽在刘备面前对诸葛亮的夸赞,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智谋。在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得见诸葛亮后,诸葛亮在书中第一次真正出现,说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是诸葛亮第一次见到刘备就说出的方略,不仅是对刘备今后行动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让刘备从此开阔了眼界,终于不再依附他人,开始自立门户。诸葛亮以这一番话作为他的首秀,充分体现了他的才略。

  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后,为了与东吴结盟,不惜前往吴国,舌战群儒。“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诸葛亮只一人,面对吴国群儒的夹攻,却辩得众人无话可说。诸葛亮此番舌战群儒,向吴国证明了自己和蜀国的实力,使得结盟得以成功,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凭三寸不烂之舌,挽救了蜀国。“舌战群儒”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口才惊人,反应过人。

  诸葛亮的谋略,甚至在他死后都影响着三国。“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一代权臣,却被一具诸葛亮的塑像吓得如此慌张,可见诸葛亮生前之智谋。

  一代名相诸葛亮,靠自己的才智,使蜀国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存活如此之久,甚至打得司马懿手掌数倍兵力,却不敢与之一战。不愧被人尊称“卧龙先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