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椒计...流浪地球与未来学校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36人  农安053张晓宇

今天课前热场的第一位教师是来自吉林省农安县杨树林乡的孙微老师,孙微老师讲述班级在加入美丽乡村课程后的改变,给我感触很深。她的一段话至今记忆尤深“学海泛舟,与互加为伴,书山攀登,与名师同行。知行合一,明确着沿着我们乡村教师的使命。三尺讲台育桃李,五色粉笔写春秋。热血青春甘洒乡村沃土,博爱师魂筑梦乡村学生美好的未来。”我会把这段话最为我前进的动力,作为我驻守乡村教师的誓言。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热场的第二位是来自黑龙江省明水县通泉学校的贾小敏老师,贾老师也是一位驻守的乡村教师,她所在的班级只有五名学生,但是也没有改变她坚守乡村教师的信念。贾老师说了一句话对我影响比较深“做到知行合一不可缺少的是我们的梦想,梦想计划设计得再完美,准备工作做得再充分,如果没有勇气迈出行动的步伐,那一切都没有意义。贾老师的这句话说的较明确,如果不去做,说什么都与空话。我把贾老师这句话作为我坚守在乡村的信念,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那么最后一位暖场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助教老师徐老师,徐瑞丽老师是来自甘肃省会宁县的一位乡村教师,徐老师说话较腼腆,可能是第一次担任暖场的原因吧,她是一位身兼多职的一位教师,而且班级的成绩一直很不错,不知道她是用了什么样的办法,我想学习学习。把她的这种办法用在我们学校的学生身上,没准也是很有效的。徐老师的这句话说的很有高度“我想。天空中那几颗星星能够那么明亮,那么引人注目肯定是因为他们是所有星星为数不多的,一直坚持并想要做到“知行合一”的缘故吧……………愿我们为之付出努力,成为其中的一颗。成长,永远在路上。徐老师的这句话我会把它送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刻星星。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今天给我们授课的教师绝对是物理界的“大咖”,一位是来自河北省优秀教师,公众号“堪寻”的创建人张虎岗老师,而另一位是是来自北京东城区物理学科带头人,“浪漫物理小屋”发起人闫芳老师。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这节课主要讲的就是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资源问题,闫老师的两句话对我影响较大。第一句是“把每个热点,都当成教育教学的机会”第二句“在一个吃货眼里,看到什么都是美食”。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给我很大的震撼,她不知是以上完课为目的,而是以更好的教学资源为目的。把生活当中能用到的教学资源都用到教学当中,不懂得他们的人会以为他们教学都疯了,把生活的每一件物品都联想到教学资源上,可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一直坚持在我们现代的教育当中。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她讲到她的四位学生对流浪地球的看法,一个初中生的眼中的《流浪地球》1.爷孙三代间的父子情长。2.人类在生死存亡中表现出的空前团结和奋力一搏。3.中国人对生养土地的眷恋。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第二位学生是六个视角看《流浪地球》1.希望2.尝试3.坚持4.牺牲5.团结6.角度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第三位学生仅仅说了一句话“希望是这个时代比钻石是珍贵的东西”。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第四位学生理解的角度就有所不同,他是从感动他的那些台词。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闫老师从她的四个学生的例子,像我们讲述看待教育教学资源是有很多的,只是我们要把它去怎么想而已。感谢闫老师提示以及教学资源的分享。

张老师讲的这个“工匠精神”是我这节课最喜欢的一个词语,工匠精神是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汇报中出现的一个词语,最近成为热点词语,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工匠精神就是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筹备了四年,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7000多人参与等等。张老师说到一个特效镜头就修改了249版,按每一版平均3分钟的回复意见,这就意味着在这个镜头上仅仅反馈意见就达到了747分钟。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如果没有这种精神,这部电影收视率不可能这么高。张老师也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与什么样的人同行”这也对我今后人生道路上的行走提出了严格要求。在这里很感谢两位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这些青年乡村教师上了这么一节教育课程,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能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从此不在是那个迷失方向的人。

《流浪地球》的“工匠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