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集论语大讲堂

孔子·人能弘道 | 非常有用的人生指南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先涛聊读书

《孔子.人能弘道》

作者:倪培明

哲学系教授,东亚研究部主任,密西西根华人协会会长和中文学校校长。

《孔子.人能弘道》

我以前对历史十分不感兴趣,但最近两年,突然觉得阅读人物传记特别有意义,因为能了解到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再对比自己的当下经历,就会发现如今经历的一些事情真是不值一提。

挑选这本书也是缘分使然,我听过樊登老师讲的《孔子传》,也听过《论语》解读;我对苏东坡最有兴趣,还买了《苏东坡传》回家看。但最终打算撰写成一篇听书笔记的时候,我选择了《孔子·人能弘道》,也是意料之外。

这本书并不是我特意挑选的,因为我想将APP内的书籍从最开始发布的内容进行阅读,所以根据APP发布书籍的时间倒序查看,于是就发现了这本书。当时脑子里思考的是:了解并整理孔子的处事观念也不错。

没想到,整理完毕,倒给了我诸多反思,这一本书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值得阅读。不仅介绍了孔子的一生,还介绍了他的处世之道。原本只是带着学习孔子的想法来,结果这本书反倒成了我第一篇人物传记类的听书笔记。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在购书渠道发现有卖。

但幸好,樊登老师解读了这本书,即便是解读,也能学到不少的东西。所以,感谢我能有幸了解这本书。

整篇几乎都是樊登老师给此书解读的内容,自我理解的部分很少,只是将樊登老师的解读适当整合,修改成一篇相对合适的可阅读的文章。更有一部分内容是樊登老师的原话,并没有进行修改,因为说的太经典了。 

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很有名气,他是复旦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留学,后来留下来当教授的学者。这本书首先是用英文写的,后翻译成了中文,所以这是给外国人介绍孔子的读本。珍贵的地方就在于:因为是给外国人介绍孔子的读本,所以他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清晰的介绍孔子,很适合我们了解孔子(来自樊登老师的介绍)。

关于自身的自我感想会贴在文末,为了不耽误大家的阅读时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吧~

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出生在“乱”的时代,乱到什么程度?家臣谋权篡位后家里的家臣都开始杀主子。这时候,孔子出现了。他认为,要解决这一乱七八糟的格局,需要通过教化和学习进行。

所以,孔子既教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教完还负责给他们“找工作”。

其实在古代,像孔子一样做着相同的事情的人很多,那为什么只有孔子能成为“圣人”?

日本一位非常著名的京都学派的史学家宫崎市定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孔子是在所有这些人当中,最强调理想的人。他绝不仅仅是教学生怎么样去混口饭吃,而是教你怎么样成为更好的人。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陬(zou,第一声)地,经常有人把孔子叫做:陬人之子。孔子在出生之前,其父亲一直生的女儿,没有儿子。好不容易生出了儿子,结果是一位残疾人,有些呆呆的,还有些腿脚不便,叫孟皮,是孔子的哥哥。

后来,孔子的父亲在60岁时娶了18岁的颜徵在,颜徵在就在尼山(一个不高的小山)祈祷,祈祷回去后就怀上了孔子,所以给孔子起名:孔丘,字仲尼。

孔丘的“丘”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孔子的额头比较高,长得像小山丘,所以叫“孔丘”;而“仲尼”二字是这么来的:仲即老二,家里排行第二,尼,就是尼山,所以字“仲尼”。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7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15岁的时候已经懂事了,15岁就已经立志于学习。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他进去太庙后什么都问,别人笑话他说“不知礼”。他得知这一评价后说了这么一句:“是礼也。”

孔子的意思是,入太庙每事问这件事本身就是礼,恭恭敬敬的搞清楚这件事,尽管心中可能明白,但是也要向别人求证。

孔子30岁有了事业,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72人,能在论语中被提到名字的有22个人;有10个在庙里坐着,叫“十哲”,有9个人曾经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官职,其中有3个人做到了季氏宰(季氏宰相)。季氏宰是当时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国家最高官职,再以上的官职只能贵族才能做,所以,真的非常厉害了。

孔子50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令”,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据说孔子治理了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后,晚上都不用关门,东西丢了完全可以找回。后面,又被提拔为“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但因为孔子55岁时“胙肉不至”,(古代人祭祀后皇帝要把肉分成一片一片的,给每位重视的大臣家送一份,这是“胙肉”。但孔子并没有等到“胙肉”,所以叫“胙肉不至”。)原因是“兄弟齐国”给鲁国送了很多美女和乐师,献给鲁国国君及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于是就疏远了孔子。

孔子觉得很生气,“胙肉不至”代表轻视,“士可杀不可辱”,于是说辞职不干了,就带着车队走了。

但他并没有真走,只是把车队带到边境线上,待了三天,看国君是否会追过来。如果会,那么就会继续留在鲁国辅佐。但结果是,国君并没有来找他。孔子彻底失望,从此开始一件事:周游列国。

从55岁周游列国到68岁,共计13年。68岁时被接回鲁国,69岁时,孔子的独生子孔鲤就去世了。孔鲤的由来,是因为孔鲤出生的时候鲁君送来了两条鲤鱼,所以取名“孔鲤”。

70岁时,颜回去世,这件事对孔子的打击特别大。

颜回是孔子认为最好且也最爱的学生,是他在整篇论语中唯一使劲表扬的人。甚至,孔子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资质都不如颜回好。所以,孔子把一辈子的精华都教给了颜回,结果,颜回30多岁就去世了。这对孔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孔子72岁时,最爱孔子的学生子路去世了。子路是魏国大乱时去帮忙的,结果在保卫太子的过程中惨死。在惨死之前体力早就透支了,这时候还不忘把打歪的帽子扶正,他想起了孔子说的,君子死的时候帽子要正。扶正后,周围的士兵一拥而上把他杀掉了。所以子路是正冠而死。

73岁,孔子去世。

在去世之前,发生了“获麟”事件:郊外有人捕获了一个怪兽,这个怪兽谁都不认识,后来叫来孔子看是何方怪兽。孔子一眼看出那就是麒麟,心中无比悲伤,泪如雨下。因为麒麟本就是仁寿,祥瑞的化身,现在却被抓了,这叫他如何不伤感?

后面麒麟死了,孔子觉得自己的天命也快到了。

最终,是子贡最后陪在孔子身边。

子贡是当时的首富,各国国君对待子贡都是像对待国君一样的礼仪,也就是“分庭抗礼”。所以子贡是大外交家加大商人,儒商鼻祖。孔子在去世之前做了一个梦,通过梦境透露的信息,预知到自己也快了,就让子贡早点替他准备后事。

没过几天,孔子去世,子贡为他守孝六年。

以上,是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几个身份:

孔子第一个身份:开宗立教者。他创立了宗派:儒教。

孔子和弟子游历到仪边关小镇时,仪封人(地方长官)求见。他见完孔子后出来对孔子的学生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木铎是以木为舌的铜铃,专门用来教文的。古人说“文事备木铎,武事备金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夫子是上天派来教育大家的。”

现在看来,仪封人这句话真的应验了,孔子真的影响了无数的人。

孔子认为,“尽人事而听天命”,我努力做我能做的事,至于天命有多少?那就交给老天吧。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已经“尽人事”了,而不是自我感觉已经“尽人事”了。

孔子第二个身份:哲学家。

他在《论语》中提到“仁”字出现了105次,仁者爱仁。

什么叫“仁”?当你能考虑到这件事的时候,“仁”就离你不远了,因为你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

仁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单人旁加上一个“二”字,含义就是:单人无法成仁。

为什么呢?

单人的“人”,只是一个“个人”,它无法成为双人的“仁”。仁代表着人与人的关系,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人,所以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仁”。你得知道在这个社会上你需要怎么样去存在,你为这个社会,为他人,能够做些什么?

当你能够开始学会关心别人的时候,当你能够知道这个社会不是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够减少忧虑。所以叫“仁者不忧”。

孔夫子说,“ 智仁勇三达德”。“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把这几句话经常挂在嘴边背一背,都会对你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多的好处,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樊登老师推荐的方法)。

“仁”之外,就是“德”。

“德”是修行“仁”的过程,为了达成“仁”的目标,需要有“德”,经典的代表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德”才能修炼“仁”。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帮助的元素就是“礼”,礼是仁的载体。遵从“礼”,就能更加接近“德”与“仁”。神秀 (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 )的“ 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在形容我们这些普通人,需要每天不停地擦拭,才能不停地让我们的心性得到修炼,这就是靠“礼”来做的。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礼”?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意思就是,一个人很恭敬但是没有礼来约束,他会特别劳累,奉献无边界;一个人学谨慎,但是没有礼的约束,则会变得很懦弱;像子路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有礼来约束,会变成土匪,容易找事;而一个人总是直,没有礼的约束,最后他会变得特别的刻薄,会伤害别人。

所以,再好的东西,没有一个约束的话,都会产生大量的负面结果。“礼”非常重要。

“孝”也是“礼”的一种。有人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答:“孝是色难。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跟长辈对话时,表情是否是和颜悦色?这是最难的。如果不带着尊敬去赡养老人及与老人对话,那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孝”就是“礼”的一种。如果你为了长辈好,带他们旅游,给他们买东西,但是却脾气不好,经常会说:“你为什么总吃剩饭?为什么不用我买的东西?等等……”不带着尊敬与长辈对话,那并不合乎“礼”,你的修养在不断降低,其实这样给长辈带来的是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用“礼”来节制自己。

(这段是樊登老师的解释,我觉得非常受教,在记录这段话的时候我内心深处不断的反思,这么久的时间内,我一直没有做到“孝”,因为不停的在用语言伤害父母而不自知,并不觉得那是一种伤害,但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我已经做到“孝”了。所以特意把有关“孝”的解释仔细写出来,作为自我提醒,也是共勉。)

还有就是“名”,名不正言不顺,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名”,那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命令去执行任务了。

最后,就是“中庸”。“中庸”一词并不代表不要最好也不要最差,差不多就行,并不是这个意思。中庸之道是一个特别难达到的境界,也就是——合适的极致,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做到合适的极致。比如一箭射中靶心。一下子做到正好合适,这就是我们修炼的终极。孔子在《礼记》里说,他活了一辈子没有发现一个做到中庸的人,可想而知中庸有多难达到。所以,中庸是孔子的哲学理想。

孔子的第三个身份:政治改革家

孔子曾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荀子也曾讲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什么意思呢?继续拿企业举例:一个领导整天提拔的都是“直”的人,那曲里拐弯的枉的歪的,慢慢的也就被影响直了。所以,这对领导的挑战是较大的。有些领导喜欢提拔他感觉“舒服”的人,但那个人可能并不是“直”的人。

蓬草也是一样,蓬草本身是又软又弯曲的,而麻是直的,如果蓬草生在麻当中,那蓬草自然而然就直起来了。所以,周围的环境对自身及政策的影响是很大的。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要为了追求和谐而使得我们必须都得一样,别人说的意见与自己不相同,反而会得出一个更好的结论;而别人说的意见自己都要与之相同,那还需要我干嘛呢?以“汤”兑“水”,而不是以“水”兑“水”。

孔子的第四个身份:教育家。

子贡就是孔子教育的最好证明。某一天,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形容一个人贫穷但是不谄媚,富有但是不骄慢,你觉得这个人的状态如何?子贡感受到了这个境界并且做到了,于是向孔子求证。

孔子答:“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夸子贡说这个境界确实不错,进步很大,但却不如:虽然贫穷但是依然很高兴,有钱了好好学点东西,贫富这事不重要。

孔子教育方法有几种:

①有教无类

孔子在历史上是第一个接受所有人报名的。因为古代教育只有贵族才能接受,但孔子不同,报名的学生不论富贵贫贱,都会接受。子贡是这么评价孔子的教育的:“正自身以待来者。”孔子把自己端端正正的放在那,谁来都是照样教学。可以说是形容的非常贴切了。

孔子授课

②因材施教

这里有个经典的小故事:子路和冉有分别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给了不同的答案,对子路说让他问问父兄再决定,而对冉有则是让他有想法就赶紧做。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对两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呢?这是根据两人性格来定的。子路性子急,莽撞,所以他需要先去询问建议,让他先冷静冷静;而冉有本身就是一个很墨迹的人,所以对于冉有来说,行动力是最重要的。

这就叫因材施教。孔子希望把每个人培养到最合适自己的境界。

孔子把人分为好几个层次:

①首先普通人要学会做“士”

什么叫“士”?除了工作之余愿意求道,愿意求知学规律;知羞耻,有目标无法达成会有羞耻心,则会去学习;办事能力强,安排的事情很靠谱的完成;口碑很好,乡里人,家人都能够称赞他。

②再往上一层就是“君子”

“君子”的含义是什么?与“士”比起来区别就在于“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一个香炉一样,他就只是一个香炉,只是一个器物。

“君子不器”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你是一位教授,但你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你也应该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你也应该是一个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你就像水一样,本身无形状,注入到哪个容器里,就是哪个容器的形状。这时候你才会发现,人生存在多种多样的可能。你不是因为某个职业标签而生存的。

怎么样算为某个职业标签生存呢?比如A是个警察,他的职责是抓“坏人”,那不管那位“坏人”是好是坏,是什么原因,不去判断对错,只管抓人。只是因为A是警察,对方是坏蛋,A就要抓对方。像这类人,就完全活在自己的职业标签之下。当你能够把自己的职业标签放下,首先知道自己是个完整的人时,这就叫“君子不器”。

君子还要做到“文质彬彬”。

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很棒,但是外在根本不加修饰,表现得很粗鲁,这叫“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把外在包装的很好,显得很精致很好看,但其实肚子里没什么干货,这叫“文胜质则史”。所以才有了这句:“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故此看来,孔子不但讲究内在修炼,还讲究外在礼仪,两者结合才是君子特征。

③减少“小人”的成分

那反面教材之“小人”是什么特征呢?

整天挑别人毛病,说别人坏话,还觉得自己口才特别好;整天狡诈,骗人,还以为自己很聪明;整天希望别人倒霉,自己幸灾乐祸;不愿意学习,但不会做的时候又觉得很丢脸,但看到别人比他做得好,他就十分不舒服,但自己又不学习。

④成为“圣人”

怎么成为圣人?孔子曰:“生而知之”,生下来就知道了,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除了“生而知之”一类,孔子还分了其他三类:①“学而知之”,好学上进,终身学习;②“困而知之”,遇到问题自己不会解决就去报班学;③“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遇到困难无法自己解决,已经面临焦头烂额的状态,但依旧不知道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孔子说,想要做到“圣人”的状态,一定要努力地去修炼,去学习,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人为楷模。而今看来,孔子的“圣人”真是实至名归了。

孔子的最后一个身份:凡人。

孔子在《论语》中,有一段日常生活的描述是最有禅意的。他和几个学生坐在一块,问他们各自的志向是什么?其他学生都一一说完,直到轮到了曾点。

他正在弹瑟(类似古琴),孔子问了他半晌,他依旧没说话。直到一曲尽,他舍瑟而坐,道:“暮春之月,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吹着暖风的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他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人生。

孔子听完所有学生的想法后,说了一句:“吾与点也。”他说,我与曾子的答案很接近。他的理想就是能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

多美好的一段描述。

孔子

以上,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解读,就结束了。

樊登老师在解读完后推荐:在《论语》中《乡党》这一章就是专门记载孔子的待人接物,沟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生活有着特别好的指导意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读。

个人感想:

如果不是这次机缘巧合梳理这本书,我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谁提出的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可以说这第一篇人物传记的听书笔记对我自身来讲,整理的很有意义。哪怕几乎没有自己的理解,只是把樊登老师的话做一个整合。

在整合过程中碰到的不少知识点都比较熟悉又陌生(忘光了,哈哈哈),很多时候想要直接跳过随便应付,但最终还是选择不懂就找百度,因此,又捡回了一些忘记掉的知识点。

内容太多,本来想着边记录边选择放弃一些知识点,但思考后还是决定将里面的知识点尽量全面的呈现在这篇笔记里,因为真的太有价值了,里面孔子的思想观一定要看,非常有教育意义。

如果时间允许,每天可以把《论语》读一读,也是一种很好的熏陶方法。

最后,祝大家都能成为更好的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ღ( ´・ᴗ・` )比心。


作者:鹿鹿

樊登等读书官方账号也会开通书友投稿听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为了更好的内化之中的知识,所以如果你也会写听书笔记,那不妨把你的文章投稿进来,让文字成为一种力量吧。

投稿微信:18916287573

简书投稿专题:樊登书友写作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