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故事,生活里的童话魔幻现实-散文小说诗连载读书

饺子|月嗥著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8人  作家箫笛

饺子

翻开一本旧书,竟无意间找到了那张曾经翻箱倒柜以为早已在搬家的途中丢失的相照,是我和“离别”许久的老母亲的唯一合影,照片上的母亲还很年轻,抱着刚出世的我,满面喜色。自我明事之后,记忆中就留下母亲的那双疲惫的双眼,日渐增长的皱纹和银丝的印象,不过照片上的母亲和我记忆中的模样完全不同,也是,那时候,我只不过是襁褓中的婴儿。

颤抖的手指将它轻轻捧起,它已经和老母亲一样老了,此刻,时间仿佛凝固不再流逝,老母亲佝偻的身影又站在了我的面前,重复着早已腻烦却又异常渴望再次听到的唠叨。

掐指一算,这么多个年头就这样匆匆地从指缝溜走了。我犹记得家中那个破背篓,母亲每日都背着它在月色下出门,清晨,母亲披着朝霞回到院坝,母亲瘦弱的身躯镶在门缝中,伴随着叮叮咚咚的声响门锁被打开。进了屋,母亲面容微笑地放下满满猪草的的破背篓,然后做饭、喂猪。

家里后院圈养着一只大肥猪,母亲总是不辞辛劳地打扫后院抑或到几十里外的地方打猪草。卧房与后院不过一墙之隔,却并无异味,也许是嗅习惯了的缘故吧,但是干净的环境却是重要因素。

我曾心痛母亲,学着母亲的模样到井边挑水,去后院扫洗猪粪和剩食,但被母亲发现后,死活不让我做,说:“上学要紧!上学要紧!”只好作罢。

是啊,离家三十多里地外有所学校,只有一位老师,她身兼校长与教师之职务,听村里的人说,她是位大学生,专程回乡办学教书,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捣换了那么多钱修建了学校,估计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学费相当便宜,有的学生每天带点菜给她就当做这天的学费,所以,不怕路途遥远来上学的孩子还是有着二十来个,不过这是外话了。由于路途遥远,我差不多是跑步上学,到达的时候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更别说抽出空闲帮助母亲忙活家务了。

喂的大肥猪离过年前几日的时候,便离死神不远了。过年前一日,就破天荒把后院的大肥猪放出来,不过是赶到集市那旮旯处一个姓王的屠夫那儿。

猪杀了,留下几斤供年用,其余的换做了钱,供学费和生活开支。若年尾有余钱,母亲就小心翼翼地拉出墙旮旯的一块砖,捧出一个用粗布包裹的盒子,将钱一一放入其中,再小心翼翼地将它归位,推上砖,仔细查看几遍后,确保万无一失了才放心做事。

回家途中,我和母亲随便叫那个教师于明日到我家过年,因为她孤独一人,家中也无什么年货,本就渴望过年的气氛,所以,她总是按时来到我的家中。

过年那日,是一年之中最快乐的时候。母亲用她那双充满茧子而十分灵巧的手在大瓷碗里和面调馅,母亲会包十多种不同形态的饺子,也不知她是从哪儿学的。最期待锅盖打开的那一瞬间,那一刻,雾气升腾,飘散着浓浓肉香,闻一口便如登仙境。吃到嘴里,那一股子一股子滚烫而鲜美的肉汁像沙漠中的清泉喷涌舌齿之间,那爽劲,那滋味,如今想起来依然不言而喻,即使一个饺子里面只有三分是肉七分是青菜。

老师的食量很小,只吃一碗便说饱了,后来,母亲在她碗里多加些饺子,但是她胃口不好,添了多少就剩多少,而剩下的就叫母亲吃。母亲总是看着我吃,总说不饿不饿,快趁热食,不够再添。后来长大了想起这事情,方知母亲撒了谎,觉得自己太自私了,也太愚蠢了,吃了一碗又一碗,留的很少给母亲。吃完了,他们坐在一起唠叨,时不时涌出一阵笑声。

在县城三年考上了大学,回到家母亲的眼里满是血丝,却露着憔悴的笑容。临走时,母亲拿出那个不曾见光的黑色盒子,千叮咛万嘱咐后,还破天荒为我做了一顿饺子,不多,但是肉浑厚,不知为什么吃的时候总觉得浓浓鲜香中夹杂着淡淡酸楚。

车缓缓开动,我透过车窗瞧见了母亲忍了许久终未忍住而如注倾泻的泪水,霎时,我也泪流满面,不住的挥手作别。没过几天,我收到老师的来信,说母亲在我走后没多久便永远倒在了街上。

母亲离开了,离开了我,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完了信我才知道母亲早就身染重病,却顶着剧痛等我回家做了最后一碗饺子,安排好后送我离开……

往事多年,仍历历在目,手捧着如珍宝一样的照片,泪水不听使唤,潸然而下。

母亲为了我一辈子辛劳,而我却没尽一分孝道,未能让母亲过上一天舒服日子,更没能为母亲亲手做一碗我饱含热泪的饺子,甚至没能在她离开的时候陪伴在她的身边,令她孤独的离开这个世界,追恨莫及!

一碗饺子,皮里包的不是馅,而是赤裸裸的爱!我是多么想再尝一口母亲用那双全是茧子的而灵巧的手包的饺子啊!

——中学时期著——

——当时笔名为月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