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我读通鉴之孟尝君聘于楚

2024-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恣意生活

【原文】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孟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臣光曰: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

【译文】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登徒直却不愿意去,他对孟尝君门下人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啊!你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你。”公孙戌答应了。他见到孟尝君说:“各个小国家之所以都延请您担任国相,是因为您能扶助弱小贫穷,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后嗣断绝者延续,大家十分钦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礼,那些还没去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接待您呢!”孟尝君听罢回答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决定谢绝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公孙戌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小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那么趾高气昂、神采飞扬呢?”公孙戌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报告。孟尝君于是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写道:“无论何人,只要能宏扬我田文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出意见。”

臣司马光曰: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人了。只要提的意见对,绝配即使是别有用心,他也予以采纳,更何况并颤指是那些毫无私心的尽忠直言呢!《诗经》说: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采葑和菲两种菜,把不能吃的部分扔掉即可,不能因为这部分就不采他们)。孟尝君做到了。

【感悟】

1.这是一个聪明人的世界,或者说人都是聪明的,启示我们不要把任何人当傻子。

这个故事里的三个人都很聪明。

一、登徒直知道护送象牙床的任务何等艰巨,护送好了是职责所系,算不得大功,如若途中有一点损坏,却是大过。说白了护送象牙床是一个风险极高、受益极低,责任重大、甚至有可能搭上身家性命的赔本买卖。所以想法设法不去做。便托请托到了公孙戊。

二、公孙戊也是个聪明人。第一,此事有利可图,可以得到登徒直祖传的宝剑。第二,此事成了的可能性极大,这是源于他劝说的套路,后面再说这一条。第三,此事即使不成,对他也没有任何影响,无非多费了一趟口舌。对他来说这是一趟成则有益,不成则无害的事,所以他慨然答应。

三、孟尝君何等人也。一眼就看出来公孙戊的反常。

正常来说,这等劝谏站位很高、立场很对、出发点很正,没有问题啊。为什么公孙戊有志得意满的样子出门了呢?

其中必有隐情。叫来一问,马上清清楚楚。公孙戊这小子,原来是受人之托来说情的。

但仔细一想,刚才的他说的话却是真真正正的道理啊。算了吧,就听他的。便宜你小子白得了一把宝剑。

2.真正的高手从不受情绪的影响。不因人废言,当然也不因言废人。

孟尝君没有觉得公孙戊你小子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益,拿大道理诓我。而是冷静地想了一下其中的道理,并积极采纳。

这种虚心纳谏的胸怀和格局就很大。

这种有私心的谏言合理之处他都采纳,何况尽忠无私为我考虑的人的话呢?因此司马光有了这样的感慨。

3.劝谏的话,一定要站位高,要站在被劝谏人的角度去思考、去劝说。

如果公孙戊说,主公,你看我跟你这么久了,咱关系也不错,我和登徒直那小子也是好朋友,这一趟任务太重了,他毛手毛脚弄不好,你还是换另外的人吧。

效果就不如他说的那样理直气壮、义正言辞,让人无可拒绝。况且,如果换的人也不乐意,或换的人运送途中又出了别的事,孟尝君极易拿公孙戊说事。

而公孙戊的劝谏之言满满的忠臣谋事之言。

4.合适的事,让合适的人去做。从这事情的最后效果看,登徒直也是知人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