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量感”(二)
2024-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迪心飞扬
量感的意义是什么?
测量侧重于在统一计量单位基础上,对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运用,偏技术性和操作性,重在结果。而度量是关于事物的物理属性可不可以计量以及如何计量的判断与选择,重在过程,这也是量感中的“量”是指度量的原因。
根据聚焦核心素养,知识见识并重的要求,结果和过程、测量和度量应该成为一体。在这个意义上,测量和度量这两个词什么时候用、用哪一个,都可以,完全不必区分。在这个基础上,量感的意义也更为清晰和具体了。在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已经足够丰富的情况下仍增加量感,目的是为度量拓展出充分的教学空间,使与判断有关的元素成为测量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何把握量感的内涵?
一是量感始于测量教学的起点处。
二是关注用不上测量工具的场合。
量感,就是在脱离测量工具的环境下,仍能对观测对象属性的计量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感悟:
回忆曾经面积的教学,特别是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由于这两个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大的面积单位,使用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地方一般没法用常规的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还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学习。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几个面积单位时,当时的老师也没有花费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感知,学生初识这几个面积单位时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些知识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四年级学习较大的面积单位时难度不大,但是一些能力欠缺的学生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们是茫然的,难以理解也不能很好地机械记忆。这些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多重方式去进行学习,不只是做题,还可以量一量,画一画,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我想对于量感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这样想来一个新概念的起始学习是很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是过硬的,否则还是停留在教学生做题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