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教练心理学习方法

如何开始学习教练技术(2)——教练的五个信念

2017-07-12  本文已影响424人  光年313

上一篇文章讲了教练的作用和教练的原理,本篇讲讲教练的五个信念,也可以称之为“五个心法”。

教练的五个信念:

1每一个人都是OK的;

2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获得成功;

3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4 每个人都在当下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5改变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很多人和我学教练,说只是学了这五点,就已经收益良多。

为什么呢?

这五个信念,不止是有益于教练,更加有益于人际之间的沟通。

当你拥有这5个信念的时候,任何一个人站在你的面前,他都是充满能量的,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美好人生的人。

各位回忆一下,当你面前站的这个人,是你讨厌的,看不起的,你会怎么对他?

如果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是你喜欢的,成功的,正面的,你又会怎么对他?

你的标准将会影响你对他的行为,由此影响教练的结果。

所以每个教练都应该具备五个信念。

第一, 每一个人都是OK的;

为什么不用好或者坏呢?因为教练要中立。Ok这个词就非常的中立。你如何看待别人,往往会因为你的标准,产生偏见。

任何人来找教练,如果教练不喜欢,可能就会对他的行为产生评判,由此就很难得到教练结果。

举个栗子:

之前中山某互联网公司的一位业务,在某身心灵群里寻求帮助。

她说现在很缺钱,想借钱去旅游。

结果群里所有人都认为,现在的小青年不懂事,居然还想借钱去旅游,都不知道怎么想的。

而通过教练,我发现,对方是个很积极努力赚钱的姑娘,因为业绩不好,收入不高。

最近业绩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萌生了念头,想要借钱去旅游放松心情。

如果我带着标准去做教练,我就没有办法了解对方最深处的想法,甚至会误会对方。

所以,教练看来每个人特质都不同,每个人都OK。这就是中立。

第二, 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获得成功;

这句话,很多人会不理解。成功的人在这个社会屈指可数。但是教练却认为,人人都能成功。这和王阳明说的,“人人皆圣贤”是一个道理。

这是因为大家定义的“成功”不同,这就是教练常说的,我们要学会区分。

区分什么?有些人的成功,是要成为世界前十的富豪;有些人的成功,是要穷游世界;有些人的成功,只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些人的成功,仅仅只要温饱而已。

所以,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因为需求不同。

就像DISC,每个人特质不同,需求也不同。D需要掌控,I需要表达,S需要被关爱,C需要数据。需求满足了,也算是成功。

所以,教练看来,人人可以成功。拥有这样的信念去做教练,对方才有无限可能性。

第三,  每个人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假如一个强盗来找你做教练,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不教练。如果你对他已经有偏见了,也教练不下去。第二,教练。如果你教练他,你就必须相信他抢劫背后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你肯定会说光年不是扯淡吗?如果一个人丰衣足食,他会选择做强盗吗?不会。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能是为生活所迫,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让自己好好的生存下去,不是一个人的正面动机吗?

所以,教练是中立的,教练也是看人之大的。

第四,  每个人都在当下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会后悔,我当年怎么不买房?

我当年怎么不好好读书?

我当年怎么会找了个这样的老公?

是的,基于你的现在的条件和环境,你确实会后悔。

但是,在以前的那个当下,你的大脑通过经验对比判断之后,在众多选择中做出了那个选择。

你当年不买房,可能是你把钱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也可能是经济条件不允许,还有可能是你想更加舒适地生活。

所以说,你在那个当下做出的选择,必定是满足那个当下你最需要的。所以那个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在教练看来,不过你现在对自己的决定多后悔,对自己的过去多后悔,都是你过去最好的选择。

这样,你就不会活在负面中。

因为教练,只关注你这个人,和你这个人的未来,并且相信你的未来可以更好。

所以,还有什么好纠结的。

第五, 改变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我同事是老顽固了,改不了;

我爸妈几十年了,改不了了;

我小孩宠坏了,改不了了。

如果抱着这样的看法,你没法做好教练。

教练发自内心的相信,面前的这个人是会改变的。

但是,这里重点强调两个点:

1、 相信便能看见。所以教练的信念必须是坚定不移地相信对方可以改变;

2、 不要妄想改变别人,教练也一样。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教练只是帮你厘清目标,消除障碍,改变是你自己的行为。

我做过几个教练案例是关于亲子的,都是8岁到15岁之间的小孩子为主。

父母跑来找我,刘教练,你帮我教练一下,如果才能搞定我的小孩?现在学习成绩差的要死,又不听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怎么办?

我一般都会回答,搞定不了。我们没法搞定别人。如果你是来找我要方法的话,我建议你去网络上找,有很多亲子教育的方法。

这些父母都会告诉我,没用啊,这些方法都用过了,就是行不通啊,有时候耐心地使用这些方法,但很快我也不耐烦了,小孩软硬不吃啊。

我会说:看起来你们真的很苦恼。要不,我给你们做一次教练,厘清一下困惑?

每次做完,父母都会找到答案。

比如说我有个徒弟在陕西榆林,她八岁女儿也是一样的情况。

后来通过和我做了近两个小时的线上教练,她自己哭了。

她发现最终的原因不在女儿身上,在自己身上,因为她为了照顾更小的弟弟,对女儿的态度很粗暴,所以女儿开始反抗。

她看清楚真相之后,她决定改变。

所以她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女儿,现在的效果很好。

什么方法都比不过用心的陪伴。

(这个案例可以看我过往的文章)

教练不是万能的,有些情况下,是不能做教练的。

这里和大家澄清一下:

如果对方不愿意被教练,请你停下来,不要去教练他,因为这不是教练,是教训。

如果对方提出的问题不是意愿型的问题,而是技能型的问题,请不要教练他,直接给他答案。

如果对方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请他去找心理咨询师,不能教练。

教练关注的是每个人的未来,而不纠结于过去。

光年

傻瓜教练创始人

领导力训导师

拆书帮拆书家

DISC认证培训师

DISC社群百大推荐讲师

《故事的力量》认证顾问

企业教练联合会高级企业教练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