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悟》学而 第九、十章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死者的丧礼,常常追思先辈,这样社会风气就会变得笃厚了。
○慎终:丧尽其礼;终,主指丧礼,终者,老死曰终。
○追远:祭尽其诚;远,主指祭礼,远者,死者去我日远。译文采用字面直译。
[愚悟]
儒家学说不提宗教,也不主张死后有灵魂存在之类,但对丧祭礼却特别重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丧祭礼是儒家孝道的最后一个环节,能不重视吗?如果能在这一环节待之以诚,那一般认为是真诚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终者,是人所容易忽视的,远者,是人所容易忘却的,但如果能做到慎追,说明此人诚意足也,孝可敬也。而孝者,为仁之本也,故能仁德日厚。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样,那么整个社会的仁德之风不就越来越浓厚了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丧祭礼已经变成民风民俗,但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扭曲的慎终追远。亲人在时不能好好尽孝,去世后却大办特办,净做表面文章,以博得一个好名声,这是本末倒置。丧祭礼只是孝的一个环节而已。生不尽孝,死却大办,非孝也,生时尽孝才是根本。这大概是丧祭文化的一些偏失现象吧!学者不可不戒。
夫子在后面还会提到关于丧祭礼的问题,但是都可以概括到诚和敬两个字上,此其根本所在。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先生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这个国家的国政,是有心求来的吗?还是别人自愿告诉他的?
子贡说:先生是用温和、善良、庄敬、节制、谦让五种(品德)得来的,先生求来的方法,和别人求来的方法不同吧?
○子禽:姓陈,名亢,传为先生弟子,但无凭据;也有传为子贡弟子,但也没有凭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列此人。
○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弟子,小孔子31岁,卫人,擅长言语。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如此称呼,孔子曾为鲁国大司寇,所以弟子们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以称呼老师,在特定场合下,也特指孔子。
○抑:文言虚辞,表示反问。
○其诸:文言虚辞,诸表示多的意思,先生闻政之异于别人,不至一个途径,所以用“其诸”为问辞。
○人:他人,别人。
[愚悟]
从本章的温、良、恭、俭、让五个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动的孔夫子形象,子贡可以说得上是善于观察和总结了。先生能做到这样,不言而喻,他的内在修为是多么深厚。所以大家见到他,都愿意将自己的国事告诉他,向他咨询。在《论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张敬夫有言:先生能闻其国政,但终不能授之者,或是因为圣人仪刑而乐意告之,是犹存好德之心,然而终因私欲,不能用。这和春秋这个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代有关,治国者终因短利而不采用儒家的治国之策。而先生也没有因为不用他的治国之策,失掉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更可见其修行之深。修行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博取别人的喝采。
现在的人或许对儒家的治国之策认识也有偏差,以为只是一味的偏重文治,而轻武功,其实从《春秋》、《诗经》等儒家经典著作的内容来看,包括先生治鲁的痕迹来看,它是两者兼之的,只是它赞成的是用商汤、文王、武王那样的方式取得天下,治理天下。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