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知识收集神器:方片收集
工具推荐
我们脑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或者手机上浏览到一句金句,于是打开手机便签,赶紧记录下来,然后积攒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整理,一个个复制黏贴到自己的印象笔记或者为知笔记中,整理成一系列内容。这是我们收集碎片思考和知识的过程,包括了 发现/思考——打开记录工具——记录输入——分类——转移——整理——保存七个步骤。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真的会完成这样的收集步骤,甚至很少人会养成收集的习惯。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①收集步骤繁琐
②碎片想法知识整理难度大
③记录容易丢失遗忘
我认为用随身携带的手账本记录是一个不错的习惯,尤其在办公场合是很合适的。但是带着那意味着需要随身带多一个本子,手写要够快够清晰,要分类整合也不容易。使用手机便签收集则不便于后续整理。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云笔记软件使用做完整记录或后续整合,不适合做碎片化收集。
那要如何解决碎片化知识的问题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为碎片化收集而生的app———方片收集。
它的使用场景
使用方片收集进行想法收集时,我们通常只需要打开微信置顶的“方片收集”公众号,输入内容然后点击发送,内容就会自动同步到方片收集。然后打开app,对想归于同一类的内容进行批量添加标签,或者批量合并,然后直接保存或者再发送到印象笔记。
在收集某一主题资料时,我们可以直接阅读文章或浏览网页,对想记录的内容直接复制,然后点击通知栏的快捷方式,它就直接被收集到方片收集。等到所有资料都被收集好,再打开app进行批量处理即可。
我们一开始提到的收集零碎知识的七个步骤,方片收集都进行了操作简化。
- “打开记录工具——记录输入”步骤,简化为打开一般都常驻后台的微信,在置顶的“方片助手”里输入即可,甚至是直接复制然后点击通知栏快捷方式就可以收集。
- “分类——转移——整理——保存”的步骤,则实现了批量化操作,批量添加标签分类、批量合并、批量导出到云笔记工具,原来重复的动作,现在只需要“选中+对应操作”即可完成。
产品的优劣势
优势
作为一款碎片化知识收集工具,方片收集有以下优点
-
批量操作
可以对收集到内容进行批量化的整理分类,使得原来使人望而却步的繁琐收集流程变得简单直接。 -
多平台同步
方片收集不止支持Android、IOS和WIn多平台同步,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收集、通过浏览器插件收集。基本覆盖了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场景(kindle有其他工具可以批量导出读书笔记,以后会再介绍) -
收集素材类型丰富
支持收集文本、音频、图片、超链接、视频等格式内容,暂不支持收集文件 -
语音文字同时保存
使用app内的语音输入时,它会把语音识别转换为文字,然后把语音和文字同时保存 -
复制自动收集
这算是一大亮点功能,直接复制想收集的内容,再点击确认,就可以把碎片知识收集起来。 -
标签分类
对于大量的零碎知识,可以通过添加批量添加标签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查看,实现对碎片化知识的整合学习 -
导出到印象笔记
鸡蛋不要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而知识则要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管理。平时习惯用云笔记工具进行知识管理朋友,利用方片收集就可以把知识进行同步整理学习。
劣势
- 微信输入只能保存文字和图片,暂时还不能支持音频和视频收集,音频和视频需要打开app才能收集
- 暂时支持印象笔记,不支持其他笔记平台。像我这类为知笔记的用户可能就暂时不能体验到它的一些功能
- 录音、图片等功能的按钮位置藏得比较深,输入方式按钮如果放在中下方会更容易找到。
方片收集的定位是高效收集碎片化知识,它基本解决了我们收集碎片化知识的痛点:素材的快速收集与整合。
但是我还把它作为一款灵感收集工具,每当有了什么想法或灵感,就直接收集到方片收集里,后续查找相关资料和观点时,也直接复制收集进来,然后进行整合操作,基本上一篇文章的骨架就完成了。
总结
- 一般收集碎片化知识和灵感的流程:发现/思考——打开记录工具——记录输入——分类——转移——整理——保存
- 使用场景:碎片化知识收集,灵感收集,写作的素材和观点整理
- 优势:批量操作,多平台同步,收集素材类型丰富,语音文本双保存,复制自动收集,标签分类管理,导出到云笔记
- 劣势:微信输入只能保存文字和图片,目前仅支持印象笔记平台,功能按钮设置还不够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