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

所有人的心,都是同一颗心

2020-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晚成

今天在下载《奇迹课程》书籍中英对照版的时候,顺便关注了“奇迹课程中文网”,进入这个公众号后发现《奇迹课程》的中文翻译者若水写了一篇新年祝贺词,里面引用了埃克哈特•托尔(EkhartTolle)在《当下的力量》序言。这篇序言非常符合今天要给大家讲的“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题目。——我看到了我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穿帮”了。如下:

EkhartTolle描述他在人生谷底时,从心里喊出这一句话:

I cannot live with myself anymore

(我再也受不了我自己了。)

此时,他突然意识到,竟然有两个我存在!除了人间那个虚假又无意义的我的外,还有一个另一更高层次的我,不耻与人间的我为伍。那个更高的我究竟是什么?这一反问,成了他的人生转折点。

我们再从情绪这个层面来看看。(大家可能对情绪更加关注一下)。

大家看到了没有?当你感觉到你悲伤的时候,当你感觉到你恐惧的时候,当你感觉到你快乐的时候,真实的你是哪个?现在我们假如你是悲伤本身,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是恐惧了、再是快乐了。但事实上生活中你经常可以是悲伤、恐惧、快乐,在这些情绪之中来回倒转。而在这些情绪回来穿梭的你显然应该没有情绪的,否则你如何正确地感知到情绪呢?除非,你的常态是一直带着悲伤情绪的。by the way ,是哪个带着悲伤的情绪?是你。我们像前文一样往前面退,必定可以找到那个没有任何情绪的东西。《中庸》里面把这个东西,叫做“中”。如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他说这个“中”是天下之大本,这个概念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太极”。在阳明四句教里面把这个能知“善”能知“恶”的东西叫做“良知”。——再次提醒,“善”是循理,“恶”是动气,不要一下子就把“善恶”往现代道德理论那里靠,把“良知”当成一般意义上的“良心”,一下子就把四句教的层次从“一元心境”拉到了“二元幻相”,把“你没有良知”作为攻击身边人、敌人的武器,这种典型的层次混淆比比皆是。你如果不是很理解,最好先把善恶当成情绪,这样还不会错很远。

良知是能感知“善”、感知“恶”的。

关于良知,《传习录》是这样描述的: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这不就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的详细描述的。所以阳明心学是承传孔孟之道点滴骨血的。

“良知”这个概念在阳明心学是分为好几块的。不像《奇迹课程》里面的概念那么清晰。良知可能是把圣灵、梦外之音、奇迹的概念都包括了。

我们尝试从《奇迹课程》的角度来了解,良知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感知那些来自良知的指引。

因为我还没有证悟到最后那一步。所以只能这么来说:我从小飞虫分享《奇迹课程》看到这心灵故事。这个故事曾经以“浪子回头”的形式在《圣经•新约》里面呈现过,也曾经以“穷子富商”的形式在《法华经》里面呈现过。

一个存在(Being),就是存在,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维度,没有概念……无可说,不可描绘的东西。用基督教的语言来表达叫做“上主”,就是老子说的那个“道”。上主延伸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跟上主一模一样,拥有绝对的自由,拥有所有的一切,祂和上主唯一的不同,就是祂是上主的延伸,祂是上主造成,他的能力完全来自于上主。用基督教的语言称这个东西为“圣子”。有一天(这个有一天是假的,并没有“有一天”),这个圣子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假如我能取代上主那会怎么样/假如我能像上主一样能延伸,但我要延伸出和上主不一样(不自由)的东西那会怎么样”。这个念头一出来可不得了。这个念头虽然只有一瞬间,但这个一瞬间之中,由一个念,念念生念,就像你平时在想东西一样,一想就天花乱坠,当你回过神来,可能还没有几秒,但你其实已经经历许多念头。这个瞬间爆发了千百万亿个念,奇点出现,宇宙大爆炸,时间、空间开始出现,直至今日,我们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物,都在圣子的这个“疯狂一念”里面。印广法师讲“明白一心三藏,分真即佛”,就是明白所有人所有物都是一个人一个念而已。这就是《法华经》、《楞严经》的精髓——一心三藏。

继续,这个圣子的疯狂一念本身就是代表圣子,祂这一念,导致在这念里面的圣子是一个迷失的圣子,这一念以为圣子成功取代了上主,从而产生了“自己有罪”和“内疚”这两种感觉,基督教用“原罪”来描绘人类内心恐惧的原始来源。而实际上,在“一元心境”里面,圣子早就从这一疯狂一念里面回头神来了,祂并没有真正取代上主,祂甚至动都没有动过,祂依然平安地依偎在上主的天国里。根本就没有罪,也不需要内疚!但是在这个念头里面的没有出来的圣子被祂的“罪究”追杀,从而导致念念生念,就像一个人太过害怕之后已经疯狂了,从而造成一个宇宙的梦,由于太过害怕,祂宁愿自己沉醉在自己造的宇宙梦里面,经历百千万亿劫,而不愿意醒过来面对自己内心的罪疚。祂在这个宇宙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布好宇宙大戏台,自己当好人,自己当坏人,自己当男人,自己当女人,自己当房子,自己当桌子,自己当太阳,自己当月亮,自己当米饭……演戏百千万亿个人生大戏。目的就是为了逃避那个祂以为是真的的罪疚。

而你,在看手机的你,还没醒过来的、从小生活到现在的、你以为的这个假你,其实是圣子所扮演的千百万亿个角色中的一个。圣子透过你,这个特定的人生角色在不可避免地体验你的人生大梦。而真正的你是透过你这具身体,在体验的这个体验,就是圣子的一个面向。所以本质上来讲,真正的你就是圣子。只是真正的你进入这个角色太久了之后居然将自己等同于这个角色了而已。这个角色就是小我,就是这个人。

当你还是婴儿,没有任何概念的时候,你还没有真正跟这具身体等同,你是知道自己是这个正在感知体验的圣子的体验的,但是你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你并不知道自己就是圣子,小飞虫把这个不知道要干什么的圣子的一个面向,也就是真正的你,称之为懵逼圣子。

当你开始不与小我等同之后,会走到醒过来的第一步——证悟到自己是那个懵逼圣子。因为这个阶段,这个圣子还是懵逼的,还没有创造力,反而没有曾经在大千世界那个五颜六色那么好玩,所以古今证悟到这个阶段的大德通通会说“看山不是山”、“开悟很荒凉”(杰德•麦肯纳)、“开悟没有任何奖赏”、“没有人想要开悟”。

这里插一句话:实际上“没有人会开悟”,跟基督教讲没有人可以成为基督,是同一个意思。意思是:这个角色,你以为你是的这个人,这个小我,是不可能会开悟的。只有真正的你——这个圣子会开悟。克里希那穆提称开悟之前的自己为他/那个人,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你醒过来是什么感觉,就是体验到你就是这个玩家,而且是在玩整个宇宙所有角色的这个玩家。“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这个时候你能回去上主的怀抱了吗?不可能回得去,因为真正的你还有很多面向继续在做人生大梦,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醒过来,圣子就不可能回天国。这就是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由来。只要有一个人不觉醒,你就不可能回去。所以菩萨才会开始度化众生。《奇迹课程》用的这个词:推恩(extending/延伸)。

当所有众生都醒过来了,圣子奥体就回到天国了,之后才能真正创造不可能会“成住坏空”的真实之境。

整个宇宙大梦就完全醒了。

故事讲完了。大家可能最关注的是那我要怎么醒过来?醒过来的关键是良知。这个时候要引入《奇迹课程》里面“圣灵”的概念。

未完待续。

                                                          李晚成

                              写于2020年1月12日广州

部分灵感来自:小飞虫,心想生老师,佛陀,印广法师,杰德•麦肯纳,克里希那穆提。

参加书籍:《当下的力量》、《中庸》、《传习录》、《奇迹课程》、《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超时空对话》、《法华经》、《新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