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之殇:“孝”里藏刀
有时候,读一本书内心充满了愤怒,像烧着一把火!有时候,读一本书内心写满了拒绝,像隔着一堵墙!有时候,读一本书内心填满了感恩,像吃了一颗糖!有时候,读一本书内心酣畅淋漓,像洗了一个热水澡。我读《巨婴国》就是这样一种感受,有愤怒、有拒绝、有感恩、但痛快。读完后我默默地给了五分,因为即使它有争议,但它为我带来了足够的启发和思考,这就够了!
1.我的拒绝
《巨婴国》真是一本奇特的书,它的发行、销售就像读者对它的争议一样,历经上架、下架、上架、下架,整个过程就像一个人的心理那么纠结。
从网上来看,读《巨婴国》过程无非是两种态度:赞赏或排斥。赞赏的人,大多是内心体验比较丰富、经历过现实生活磨炼的人,读到共鸣处自是击掌称快;排斥的人,大多是内心比较正统、拒绝接受颠覆的人,读一段骂一段,把这本书抨击得体无完肤。我属于后者,因为作者的内心体验或者心理过程,很多时候与我不是很相似,我既看不见魔也不相信别人能同时看见他的魔(后来发现心理学上有“神入”的概念),还看见得那么真实。心理学上的“共情”在书中很多地方变成了“共视”:你之所见即我之所见,这在科学上讲不通。甚至书还没开始读我的内心就开始拒绝了,拒绝的很干脆,因为我还想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一本带着歧视性书名非正统的心理学书籍竟然会这么畅销?“巨婴”—一个巨大身体、低级心理的成年人类,这不是怪物是什么?而且书名还非要把整个国家牵扯进来,还要分析国家民族的集体心理,这是要把中国人的“劣根”用一本书道尽么?但其实他是道不尽也包不圆的,所以就很难堪了,反对抨击的人一堆、共鸣称是的人一堆,其实王阳明心学里说过对错都在你的心里,只是暂时被蒙蔽了,我们又何苦死死较真呢。且不谈书内容写得怎么样吧,但至少从营销方式上看它是成功的,越是禁止的、有争议的,想看的人就越多。
2.我的点赞
有些人把《巨婴国》说成是玄学,我是不认同的,我觉得还是可以把它归类为说得比较玄乎的心理学,因为他运用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分析问题、来看待现象,他用的是心理学眼光,至于里面有些不太真实的内容,听一个人“吹吹牛”也是不错的。
我从书中得到不少启发和收获,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心理学视角下的鬼和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这之前我认为这些“东西”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从来没在内心把它们区分得这么清楚,在我心里妖魔鬼怪都是一个概念:鬼,黑暗阴森恐怖的鬼!书中将这些“东西”的气质分得很清楚,鬼,人灵,它的核心气质是怨气与报复,如《聊斋》中的女鬼;妖,物灵,它的气质是为所欲为,一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我认识了几种有意思的人:皇帝、大母神、妈宝男、无欲男、中国式好人等,这些特色鲜明的人,竟然都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被作者讲得很有味道,比如大母神,家族的统治者;妈宝男,妈妈的好孩子。为什么造成了这些比较特殊的人物,书中也给出了较好的分析。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全能自恋、共生、卓越强迫症、能量体等几种心理学概念,这些大家都可以在书中看到,在这里就不过多展开讲了。
在推荐序中,曾奇峰说,武志红的写作可以看成某种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在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已经非常深入的背景下,启动公众对探索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最大兴趣,并且最大范围地分享已有的探索成果。我觉得这说的非常好,就像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那句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人的行为是自身内在与外在共同影响的结果,外在的是客观,内在的是主观,主观主导行为,所以从内在探索自己、认识自己,利于引导行为,这和王阳明的“人欲即天理”的道理是一样的,认识自己才能求得真理。
3.我的建议
《巨婴国》是一本通过看别人来认识自己内心的书,在此我想对还没看过《巨婴国》的朋友提几点读书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不要把自己当裁缝,书中的分析不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不要硬往自己身上套,很多人看完之后就感觉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就是巨婴或者妈宝男,这是不正确的。
二是必须带着一双客观公正的眼睛去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不公平现象,这些现象到底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中国特有的还是国际共有的。
三是必须顶着一个太阳去读,这是一本充满负面故事、心理疾病分析的书,所以要有足够阳光平静客观地去看待书中的波涛汹涌,越是阴暗热闹的地方越是需要平静的思考。
四是必须放下心中的显微镜,不要人为地去放大心理学分析上的缺陷,心理学和数学、工程力学不一样,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性,数据不一定就能支撑、佐证所有的心理现象,它也仅仅只是参考而已。
4.我的收获
书中有几个地方给我很大的震撼,也是我觉得收获比较多的地方,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懂事,或是很深的绝望。读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颤抖的,这句话就像刀子一样在我心里留下一道深痕。我想起从小到大许多时候一直被大人称为“很懂事的孩子”,想起现在还在继续用这种教育方式告诉孩子要成为“很懂事的孩子”。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懂事”,却一直在“懂事”。“懂事”塑造了我们忍耐、谦虚、自卑、克制的个性,却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内心留下绝望,这种绝望深不见底,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庆幸的是,孩子虽然懂事,但有时候还很叛逆、会反抗,每当这时心理反倒有点欣慰。因为正像书中所说的“中国不缺压抑不缺控制,缺少敢于膨胀的真本事和勇气,更缺少能让这膨胀有地方发挥的智慧和包容。”懂事,是相对于别人,活给别人看、活在规则下的人才是懂事的人,绝望,是留给自己,这种绝望具有相当大的腐蚀性,当心里腐蚀出一个大窟窿的时候,任谁都修复不了它。懂事是光明,绝望是黑暗,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活给别人看,用光明照亮别人,让别人去满意,自己却委曲求全地蜷缩在黑暗冰冷的角落里,没有谁会可怜你。我们或许真的需要悟“空”,从我们自己身上、也从孩子身上。
无回应即绝境。有段时间,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婴儿会动不动就哭,后来发现,哭声是婴儿无助的呼唤,婴儿的哭源自于无回应或者错误回应。忙的时候,我不太爱搭理孩子,有时候边玩手机边和孩子聊天,或者边玩电脑边陪孩子画画,看似在陪,但其实质量很低,无怪乎有人说,宁可要短时间有质量的陪伴,也不要长时间无意义的面对!单字文、单字语都是冷伤害,这些看似有回应的回应相当于无回应。当我们在微信、QQ上“啊”“哦”回应别人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对面传来的叹息,当我们用“嗯”“好”语言回别人的时候,你是否深深感觉到对方的失望。回应就是流动,双方感情之水的流动,无回应即绝境,是主动拒绝感情的流动。一潭死水的池塘是没有活力的,正像这人生的绝境。特别是对于孩子,我们不能再给孩子一个“孤独星球”和无回应的父亲。
看见就是爱。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喜欢“看见就是爱”这句话。看见就是爱,这其实是对被呼唤者的要求。我们每个人都长着一双眼睛,但我们很少去思考我们看见的东西。我们总是带着眼睛从呼唤者的头上飘过,其实呼唤者更需要的是我们用眼睛去关注和交流。用眼睛去关注,这才是看见,看见就是爱。每一天我们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太多,但那不都是爱。看见呼唤者的进步,比如孩子呼唤着:“爸爸,我会写字了”,而你恰到好处的称赞道:“孩子,棒!”这是一种爱。看见呼唤者的关心并真诚地接受这是爱,看见呼唤者的冷暖并及时地给予回应这是爱,看见呼唤者的困惑并及时地解答它这是爱,看见呼唤者的求助并及时地去帮助他这是爱,看见呼唤者的悲伤并及时的去安慰他这是爱。爱,必须用心去交流,她的通道必须是眼睛。所以请看着他,对他说“我在!”。因为当你看见我的时候,当我也看见你的时候,才会产生链接,这是才会有满满的爱!
投射即反应。在这本书上最大的收获可能是学会观察内心、关注投射。“投射”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我的理解,投射就像放映机一样,是人的内心世界在外部世界上的反应,你的内心焦灼,你就会对外部世界产生焦灼的行为,你的内心抑郁,反应在外部世界就是冷漠、悲伤。所以,当我们对外部世界有了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的时候,要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情绪,情绪才是自己内心最大的敌人,多抚拭自己的内心,它真的会告诉你正确答案。情绪,就像孩子,多摸摸它、亲亲它,它就和你亲,你控制它、拒绝它,它就会反抗你,越拒绝越反抗。这其实和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所以每当要生气发火的时候,我们应该试着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火,真的是这样的原因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看过这本书之后我学会了从更深层次地去挖掘原因,效果是明显的。
失控即魔鬼。有段时间,我一直不能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大喊大叫,后来发现,这些都源于失控,失控即魔鬼。书中谈到,婴儿是没法面对失控的,失控会引起他们巨大的无助感,他们需要将失控这件事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这种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有,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水里,脚踩不到底、手抓不到东西,这就是失控,失去了对身体和自我的绝对控制权,这导致了脾气和暴力的产生。有一天,我对妻子说婴儿是神,妻子很诧异地说,嗯对,就是这样,说得太准确了!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么多人认同婴儿是神。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不认同婴儿是神的说法,因为神就是要创造、维护、拯救世界,要掌控一切,而掌控一切需要思维和意识,而婴儿还太小,至少这方面还不完善。但我后来理解了作者所谓的神,他的“神”,不是创造性的神,而是摧毁性的神,创造需要思维,而摧毁就不需要思维了。婴儿需要掌控一切,掌控了就会产生内在优越感,掌控不了就会产生攻击性,一种是攻击别人,一种是攻击自己,攻击别人造成别人的伤害,攻击自己造成优越感破碎,一旦破碎就会像花瓶摔在地上一样,对他来讲就是毁灭,是摧毁性地毁灭,啥都不剩!所以不要惹婴儿和小孩,失控即魔鬼!
心流,让一切流经你的心。每个人的内心相对自己都是纯净的,内心的纯净源自于坦诚的面对。我们可以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也可以选择对外开放自己的内心。关于梦,我一直有种误解,我总认为书中分析的种种梦境,不适合作为心理学参考。但梦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是心流经过形成的彩虹,你说彩虹是虚的不真实的,但它就那么漂亮地挂在心流上。所以,我尊重作者的梦,因为能够分析自己的梦,就说明他看清了心流上方彩虹的颜色。作者把心流放在书中的结尾,其实是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是:涵容。涵容,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一方的负面情绪需要另一方承接、消化,转化成好的信息再传递回去。但正如推荐序中谈到的“精神分析它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从不告诉你该怎么做”,这远远不够,不告诉我怎么做,至少要告诉我去做的方法。你注视着深渊、深渊也注视着你,心平静了,全世界都是你的流域。
5.我的发现
以上,简单谈了几点收获,很多人说这本书比较烂,但在我看来去掉那些“烂”的,收获也是满当当的。当然,书中确实也有很多问题:
一个是以偏概全,这是最突出的问题,以个别的案例甚至是病例来辐射全部中国人,以单一的心理分析涵盖全部的社会现象,这是硬伤。
第二个是武断草率,没有任何的论据去支撑他的观点,有时候是灵感、有时候是梦境,有时候是八卦、有时候是小说,特别是小说这种东西是基于现实生活的虚拟,它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作为分析的依据就难免有点贻笑大方、站不住脚。很多案例作者都是从报纸上、网络上参考过来的,并没有实地地去调查,事情的真实是怎么样的不管,而是直接拿过来就用显得草率。
第三是从书整体看,通篇逻辑性不够强,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说是书但更像是微博的合集,很多概念重复地讲好几次,稍显啰嗦。其他不一而足。
6.我的愤怒
但最激起我抗议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关于“集体主义”,第二个就是“孝道”。关于集体主义,这本书基本上是全面地进行否定,他谈到“集体主义社会,其实满足的,就是大家长一个人的巨婴式的全能自恋”。书中举了一个年轻人为保护集体的电信杆而牺牲生命的例子,其实,这些例子可能都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些都是极端的集体主义。书中有些地方下的结论也很武断,比如:从两个男孩或女孩的勾肩搭背就可以推断出他们不敢直面破碎的自我。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极端集体主义”,不是洪水来了,为了去救电线杆而牺牲生命的“集体主义”,需要个人全部甚至生命的无私奉献。但必要的“集体主义”是需要的,没有集体主义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甚至没有国家,社会主义也不会呈现不出这么巨大的力量。关于集体主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不想多谈。
这本书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分歧,我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他幼年时的生活环境与别人的不一样、在于他家里长辈对他们一家人的态度不一样,以至于“孝”在他们家成为禁语、在他内心成为禁词,他对孝道的理解与别人的不一样,正是这点不一样造成了本书的许多观念与别人的不一样。作者从小生活的环境不是太好,这些在书中都有反映。他的爷爷奶奶一直欺压他父母,导致他们三十多岁都不想活了,母亲患上严重抑郁症,父亲一年内一口牙全掉了,这是恨,恨不能表达就只能“内耗”。母亲因为照顾孩子不上工被村里耻笑,甚至村里领导通过大喇叭向全村人广播说他们是不孝的典型,这些都导致武老师的家庭生存维艰,所以读书过程中,我始终感受到武志红对“孝”的满满排斥,甚至是对“孝”的恨,就像他说的他有反孝道情结,这一结就是几十年。虽然他说这些年他对“孝”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至少不像以前那么唐突。但我认为从某些方面来看,所谓的“巨婴”多少有他将对“孝”的恨投射到全国人民的影子。他在书中讲到,“孝”这个字,拆开来可以理解为“砍孩子一刀,并将还在埋在土中”,真不明白它为何就一直被奉为伟大的存在。这是作者原文,我第一次看到“孝”里还藏着一把刀,第一次听到对“孝”的这样解释。这本书写到这里真的是图穷匕见,这里的“孝”割了礼教一刀、割了儒教一刀、割了所有正在行孝的人们一刀,所以我想说说“孝”里藏刀。
7.“孝”里藏刀
推荐序中,曾奇峰甚至是这样说的:“孝顺是对长者的恶性催眠:你老了,快死了,所以我让着你一点,这样你可以沾点便宜离开这个世界。孝顺是对长者的巨大排斥与不屑。被催眠的长者会提前进入‘垂死’状态,苟且地活在孝顺包围的虚假世界里,所以孝顺是坟墓的一种精神形式。”我只能说,真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一个说的是把刀,一个说的是坟墓,看来“孝”在是不得不死了,死了还要把它埋好。“长者必死,我孝顺你是希望你死得快。”这句话违背了我认为“孝”存在的几个必要条件,相反,我认为真正的孝顺,是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活得更久、走得更远、爱得更多。当然,那种等着争房产面上的“孝”除外,我反倒觉得曾老师谈的孝是这种“孝”呢,但这是“孝”吗,这是“笑”吧,一个笑话的“孝”。孝顺不是坟墓的精神形式,也不应该成为坟墓的精神形式。孝顺是你死了,我把你埋葬在你喜欢的土地里,你躺在坟墓里,我的心里还在想着你,你不在我身边了,却还深深地影响着我、帮助着我,成为我心里无边的寄托,这才是孝顺。
之所以想谈“孝”,是因为这是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地方,我最不认同的地方太多,我甚至怀疑自己以前理解的“孝”是不是都错了?但仔细想想,其实这里讲的“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而更像是“尊敬”,曾奇峰说的被学生“孝顺”,应该是被学生“尊敬”,尊敬是孝顺吗?显然不是,但孝顺必然要尊敬。仅从这段话我有几点不同的感受:
一是帝王蟹,这不是“孝”。 曾奇峰的自我优越感相当好,不知道为什么总让我想起明代的宦官魏忠贤,他潜意识里是把自己当成了“九千岁”,学生们则都是他的子孙,所以才会有“孝顺”一说,这种自我感觉是相当恐怖的。
二是沾便宜,这不是“孝”。把“孝”看成是长辈占晚辈的便宜,这说明本身内心是具有强大的防人沾便宜的思想,之所以感觉我对你孝顺,你是沾了大便宜,我认为这是内心对“孝顺”的拒绝,对“付出”的排斥,始终将“孝顺”放在对立面,我心不甘情不愿地孝顺你,所以你是沾了大便宜的。
三是太忤逆,这不是“孝”。孝顺是对长者的排斥与不屑,还是巨大的。在这点上我想不通,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推崇的是静止的孝、指定的孝、无爱的孝,我认为这不好,“孝”应该是情感流动体,流动的对象是长辈和晚辈,流动的方式是主动的、自愿的,流动的内容是双方的、相互的,流动的形式是真挚的、热烈的,脱离这些就谈不上“孝顺”,何来排斥与不屑。四是太听话,这不是“孝”。作者简单地将“孝”理解为听话,没有理解“孝”的真正实质。没有感情的孝顺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流体,是幼者对长者精神上的主动交融,而不仅仅是听话还是不听话。不听话的孩子也有“孝”,听话的孩子也有“不孝”的。所以,根子断了,树就毁了。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孝是博弈论最优选择,古人可能不懂博弈论,但人情乃是相通的:弃老必会导致自己老后被弃,崇老才能使后代照样遵崇自己,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古人谈孝的人很多,孔子、孟子、荀子都在谈孝,但“孝”不是他们首创的,再往前可以追溯到舜,传说中的舜就是“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的大孝子。书中谈到的“二十四孝”,这是典型的封建政治制度下的产物。汉朝有“举孝廉”,《陈情表》里有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统治阶级将孝与选官紧密联系。它有二十四幅图和故事,有图有“真相”,生动讲述了从尧舜到清朝的孝子故事,是封建统治者愚民的需要,让民众去效仿,从而达到久治天下的目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家可以从网上找到自己看。《孝经》把“孝”提高到与天道、地道规律相平等的地位,天有它的必然规律,地有它必然的规律,人的孝行也像天和地的规律一样也是必然的,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经》规范人们“孝”的言行,佛教《百孝经》规劝人们行孝,但孝道正宗在《孝经》。其实孔子最不主张的就是愚孝,而二十四孝里很多就是愚孝,甚至就像书中所提比较极端,比如:埋儿奉母、涌泉跃鲤、戏彩娱亲、恣蚊饱血等,现代的人看来感觉太不可思议了,但其他大部分应该都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我在网上简单翻了下,现在人的一些做法丝毫不比古人差,比如:《7岁女孩画蜡笔街边义卖,为白血病爸爸募捐》《男孩带患精神病妈妈上大学》《15岁男孩毛金鹏照顾瘫痪父亲十年》等,太多感人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潸然泪下。这其实就是最真实、最朴实的孝,如果不用孝来看,或许叫血水深情的交融更为合适。
在现代社会下,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区分封建社会的“孝”和新时期的“孝”,封建社会的“孝”,是封建统治的产物,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是愚民的,我们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面吸收。封建社会的“孝”是静止的孝、指定的孝、无爱的孝,新时期的“孝”必须不同、必须流动、必须有爱。有人说,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尊重独立个人的价值,可是欧美没有孝道吗?他们不是没有孝道,他们聪明地把这些感情都称之为爱。“孝”与“爱”的区别在于,“孝”有强制性,爱没有,“孝”具有单向性、爱是双向的,“孝”具有单一性、爱具有广泛性。欧美国家的人也爱父母,但观念和方式有不同。孝,让人看起来不平等,爱,则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平等的,爱是相互的,你爱我、我爱你,你有多爱我、我就有多爱你,爱可以无限地爱、无私付出的爱,这显然要比孝听起来更合理,但很多时候爱付出的更多。所以,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转变“孝”的观念,不能自掘坟墓,“孝”真的不需要太清醒,它只是源自心,顺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这其实就是“孝”。
“孝”在陪伴。80女博士王帆在《做一个怎样的子女》演讲中说,至亲之情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我认为这才是新时期“孝”的本质。就像华少在节目中点评的那样,“我们很多人都不会做儿女,也不会做父母。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我们的父母从小都在教我们如何好好学习,如何好好做人,但从来没有教过我们如何的孝敬他们。当我们成为父母以后,我们也没有教过孩子如何去孝敬我们,说实话,我们无从教起,因为我们本身就不会。”孝顺需要陪伴,陪伴过程就是情感流动的过程。我记得有人用A4划了生命格,人的一生不过是一张A4纸,而我们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留给父母的时间更是少而又少。陪伴不能等,不是等你有钱、有时间了才去陪,因为父母需要的不是这些,甚至等你有钱有时间,父母却已经离开你了,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孝顺的方法有很多,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个微笑都是孝顺。
“孝”在感知。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孝顺之心,我们缺少的可能是孝顺感知,我们欠孝顺一份感知。感知是什么?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孝顺感知就是夏天知道你热、冬天知道你冷,老了知道你的需要、病了知道你哪疼,孝是有生命的,她的生命是长者和幼者、老人和孩子,双方都到位了,才能形成孝。孝是人与人的遇见,她是晚辈与长辈的遇见,她是眼睛与心灵的遇见,她是亲情与爱的遇见,遇见爱就遇见了孝。关注父母才会有觉感知、情感互动才会有感知、心中有爱才会有感知,所以我认为感知是孝顺的前提,如果对父母没有温暖的感知、只有冰冷的问候,这就是“伪孝”,因为这样的孝顺不是遵从你的内心,是为了安抚你不安的内心,而不是对父母真正的爱。感知的方式也有很多,但常回家看看是必备工具。
“孝”在尊敬。不同 的人对“孝”的理解是不想同的,《礼记》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讲的是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但我认为,这三个层次都是最低层次,甚至谈不上“孝”。孔子说“孝”有三个方面:“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其实说的是尊敬。《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为什么尊敬父母才是孝顺,因为尊敬是轻声细语的问候,尊敬是自下而上的注视,尊敬是颤颤巍巍的扶持,尊敬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不尊敬父母就谈不上孝顺。
“孝”在有爱。首先是爱自己,因为自己不仅是自己,还是父母在这世上爱的结晶和生命的延续,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在这世上最骄傲的艺术品,爱自己就是爱父母,爱自己就是孝顺。其次,对父母的爱要发自内心,心中无爱,无以称孝,因为孝的燃剂没有了;心中有恨,无以称孝,因为孝的基石没有了。爱父母,就要发自内心的真诚地爱。正像孔子说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不但要有孝言、更要有孝行,但最重要的是“顺”, 在感情上,不能认为父母对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更不能认为父母老了,对自己是一种累赘和负担,让父母顺心、顺意、顺情,这些都是为人子女孝顺与爱的体现。
读这本书,一身汗,感觉自己从黑暗中穿过,摸着墙壁在走,磕了几处伤口,但走到洞口时却发现,那是另外一片新天地……
《巨婴国》其实真的不必“孝”里藏刀!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巨婴国》之殇:“孝”里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