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 就写口袋写作📜谈写作

谈写作丨用这三个方法,快速DIY出个性化的文字风格

2016-07-24  本文已影响853人  图特亚斯坦
风格与色彩

一  导语

每一位成熟的写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即便是“官腔官调”的报告文学,腔调也是一种风格

读者阅读文本,同样在感受着这种语言风格的辨识度

如果我们的语言都像人在树下听知了叫,千篇一律

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嘈杂而乏味

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与大家探讨语言风格与色彩的问题。

本文作者Tootjastein,是一个最近正在单循“拉2”,并初涉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装逼boy。作为一名自我修养良好的标题党,我要做的就是在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下面,奉献一篇实实在在的干货。

by the way,do not ask me what is "拉2",明者自明。


二  大家一起来玩个“文字游戏”

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则寻人启事。

作家写文章,表达自我是其中一个目的,期望被理解被关注被喜爱甚至被嘲讽,这是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每一位写作者都有他的理想读者。写一篇文章,就是为了找寻“知音”。

但是想要找人,你就必须提供一些必要的线索,例如体貌特征、说话口音等等。

语言特色就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寻人”线索,就像你在一群欧洲面孔中突然看到一个亚洲面孔一样的触目。

想要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几篇典型的作品,在读之前把作者名字盖住,看看你能不能从它的行文特色中猜出作者是谁。

现在我们就来玩这样一个游戏(以下篇章均为原文节选,涉及地名&人物名字处用字母代替)

作家一:

“…可是迎面走来了一个女人。她长着那种鼓鼓的椭圆脸型,眼睛略微有些暴突,下眼睑挂着囊袋,嘴是有些外翻的厚嘴唇。这种脸似乎从来没有年轻过,但也不会十分苍老,它看起来总是中年偏上的样子。这脸些凶相,不是威严,而是凶。…另外一种脸相,是较为劳苦的,这是瘦型的,越人的脸相。眉棱较高,眼窝略深,颧骨突出,嘴唇薄而宽,下唇有些往里吸,下巴则向前翘,俗话叫作‘抄下巴’…”

作家二:

“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总是堂哥的好同学,准时送来一个纸口袋,里面放着一块丰富的三明治、一只水煮蛋、一枚水果。

他替我送饭。每天。

吃了人家的饭实在是不得已,那人的眼神那么关切,不吃不行,他要心疼的。

吃到后来,他开始悲伤了,我开始吃不下。有一天,他对我说:‘现在我照顾你,等哪一天你肯开始下厨房煮饭给我和我们的孩子吃呢?’

等我人到纽约,长途电话找来了:‘我们现在结婚好么?’我想他是好的,很好的,可以信赖也可以亲近的,可是被人问起这样的问题时,心里为什么好像死掉一样。”

作家三:

“大家笑着(A),关了门,三四个人精着屁股,上上下下地洗,互相开着身体的玩笑。(B)不知在想什么,坐在床里边,让开擦身的人。我一边将蛇头撕下来,一边对(B)说:“别理(A),他就是这么神神道道的一个人。”有一个人对我说:“你的这个朋友要真是有两下子,今天有一场好杀。(A)的父亲在我们市里,真是很有名气哩。”另外的人说:“爹是爹,儿是儿,棋还遗传了?”(B)说:“家传的棋,有厉害的。几代沉下的棋路,不可小看。一会儿下起来看吧。”说着就紧一紧手脸。我把蛇挂起来,将皮剥下,不洗,放在案板上,用竹刀把肉划开,并不切断,盘在一个大碗内,放近一个大锅里,锅底蓄上水,叫:“洗完了没有?我可开门了!”大家慌忙穿上短裤。我到外边地上摆三块土坯,中间架起柴引着,就将锅放在土坯上,把猪吆喝远了,说:“谁来看看?别叫猪拱了。开锅后十分钟端下来。”就进屋收拾茄子。”

作家四:

“我从新兵连下到新单位,第一顿吃了八个馒头,自觉不好意思,更怕给领导造成不良印象,影响了进步,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嘴。就这样也把炊事班长吓了一跳,跑去向管理员汇报情况,说管理员大事不好了!管理员说有什么大事不好,难道是鬼子又进村了吗?炊事班长说鬼子倒是没有进村,但是来了几个新兵,哥哥都是饭桶,吃得最少的那个,一顿饭吃了八个馒头。管理员说我就怕他们不能吃,能吃的兵必能干,不能吃的也不能干,我们的粮食大大的有。明天就给我杀猪,给这几个小子油油肠子。第二天果然宰了一头大肥猪,切成拳头大的块儿,红烧了半锅。馒头是新蒸的,白得像雪花膏似的,猪肉炖得稀烂,入口就会融化。啥叫幸福?啥叫感激涕零?啥叫欣喜若狂?这就是了。…我个人的感觉是肚腹沉重,宛若怀了一窝猪崽。这一顿真正叫过瘾。二十年来第一次,就此逝世也不冤枉。”

作家五:

“喝茶以绿茶味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何况还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 Gissing)的《草堂随笔》(原名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支那饮茶已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 of Tea 1919)很巧妙的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作家六:

“她心目中的二婶三姑永远是像她小时候第一次站在旁边看她们换衣服出去跳舞,(A)穿着浅粉色遍地小串水钻穗子齐膝衫,(B)穿黑,腰际一朵蓝丝绒玫瑰,长裙。…在儿童的眼光中她们也已经不年青了。永远是夕阳无限好,小辈也应当代为珍惜,自己靠后站,不要急于长大,这是她敬老的方式。年青的人将来日子长着呢,这是从小常听(A)说的,但是现在也成了一种逃避,一切宕后。”

以上列举的六位作家,都是中文写作的巨擘,但是同样是用中文字写,同样是优秀的作品,读起来感觉却大相径庭。

笔者稍微说一下我对这六种文风的印象,顺便给各位看官一点提示。

作家一:个人不是很欣赏这种文风,过分细腻的刻画描写,连吃奶的劲都使上了。感觉为求精准,却显得相当费力。文笔虽好,只是显得比较刻意,不亲切不自然。

作家二:率直天真的笔法,行文爱把需要强调的部分后置。语法中透露出明显的闽南方言特色。

作家三:炼字能力极佳,精准无比的动词使用,修饰极少,却能光凭一连串的动作勾画出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

作家四:描写准确,修辞的运用和整体文风及主题思想浑然一体,手法高超,衔接绝妙。

作家五:古意盎然,旁征博引。

作家六:用词精准,描写细腻,给人花团锦簇之感。深谙人情世故,对人性的描写不动声色,却一针见血。

三   轻松修炼自我风格

梁静茹、李宗盛、刘德华、罗大佑、陈绮贞,他们一开口唱歌,你是不是不看人也能知道是谁在演唱呢?

成功的歌手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其实每个人音色都不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成功的写作者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色,也就是俗话说的“讲话的口气”。

成熟语色的养成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更是天长地远。读者通过你行文的特色来对你进行认知和辨别,所以你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供识别的特征,语色依赖于个人的写作习惯和平时说话的习惯。但也有些共同的地方可以加以研究。以下详细介绍三个实用方法。

方法一:  找准自己的节奏——药药药,切克闹~

文章的节奏分两种,一是叙事节奏,一是语言节奏。

叙事节奏主要反映为故事推进部分(动作)以及阐述部分之间的篇幅比例。如果你一件事进行了一点,就要解释一大堆东西,然后再继续进行之前的动作,那么整篇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慢!而整个故事看起来就是断断续续,不够紧凑。

这一点甚至会让读者失去耐心。因为读者开始读一个故事的时候,就有一种“入戏”的感觉,可是你不断插入各种解释说明,就会让你的文章“断气”,读者如同在美梦中被你吵醒,自然会觉得烦躁。

其次是语言节奏。有些文章的语言铿锵有力,有些文章读起来则舒缓平和。这就是语言节奏的问题。语言的节奏借鉴于音韵学,中国古代文人深谙此道,诗词曲原本就是为了演唱而出现,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在我国已有千百年历史。

现代人谈语言节奏,也会用“拍子”来说明,音调变化,分句字数,都会深刻地影响篇章的音乐美。

此处借用李白的名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叔云》来解释节奏的问题。

唐人写诗通常遵循非常严格的格律形式,其中最不按常理出牌的恰恰是成就最高的诗仙李白,看他这个名篇的头两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一开头就像江河决堤一般,连续打出两个气壮山河的十一字句,这套路别人实在学不来。

不过这么好的诗句也有被阉割的时候,下面看一个“自作多情”的断句版本: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被这么一断,就变成了一个“4+7”的模式,当你读完前四个字的时候,再接后面那7字,是不是就感觉气若游丝,一股气全消了?

按理说,“气消了”也不是说就不好,可能表达一种无奈吧。但问题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李白一行人登临高台,为其族叔李云饯别,哪有一开口就这么扫兴的?

何况像李白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人生大部分时候都是豪情满怀,随时准备荷枪实弹冲上前线为国效力的,他绝大部分作品也表达这种思想。

因此这两句诗,显然应该十一个字连着一口气读下去,表达一种愤慨或者感叹,一种与现实人生搏斗的勃发英姿。

由此也可以看出,节奏对于一句话,一篇文章的影响是有多大。另外,加入各种虚词副词助词也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节奏和速度,甚至可以从中揣测出作者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

方法二:注重语法——从最细微处开出最美丽的花

语法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但它又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情绪和意图。以下着重列举三个主要方面:

① 强调主体的不同

实验证明,同样一个意思,用主动句和被动句表达出来效果迥异。

例句1:我们将批判所有的错误!

这是一个主动句。强调行为主体,表达一种强烈的担当和责任。这种句子一般是在“错误”发生之前所立下的豪言(也就是flag)。

例句2:所有的错误都将被批判!

这是一个被动句。意思基本与例句1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句子隐藏了行为主体“我们”,而强调“错误”,割裂了“我们”和“错误”的联系,说话人有明显的掩饰和混淆的意图。这种句子一般用在事后追究责任的语境下,说话主体企图将自己立于旁观者的位置。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主要就在于强调部分的不同,而强调部分的不同就有一种明确的暗示性。它往往左右了一篇文章的指向,但也是一些聪明的写作者喜欢利用的技巧。接下来举一个相关的例子,感受一下改变强调主体的效果。

“它(指地坛)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摘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原本地坛是个不动的没有感情的事物,但是作者把它写得好像专为等他出现,将地坛作为主体,却句句都是写他自己,写人生,写命运,也写出了自己于地坛之中是多么的渺小。

② 描写顺序的不同

我们一般写事情,都是按时间顺序写,这一点没错。但是有些事情发生只在一瞬间,描写顺序的不同对表达效果影响深远,简单说,就是你是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的问题。

例句1:有一道白光,一声巨响,接下来是蘑菇云和碎片。一颗路边炸弹炸毁了带头的悍马军车。

这原本是一个极为惊险的场面,但却被写得疲软无力,作者要不就是写作水平不够,要不就是根本不在现场,凭空捏造,想当然。

例句2:路边炸弹火光一闪,炸毁了带头的悍马军车,顿时间灰飞烟灭,一片狼藉。

这是一个经过修改的句子。大家仔细体会一下。前一个句子,作者先看到光,然后听到响,接着看到烟雾,最后才提到车被炸。我们可以推测,作者里现场比较远,所以烟雾散去之后才看到汽车被炸毁的惨状。

后面那个句子,作者先看到光,然后看到车被炸,之后才是烟和灰。说明作者站得很近,这句话连爆炸声都不提,但你却仿佛能够听到刺耳的响声。末尾“一片狼藉”仅仅四个字,画面感极强。

③ 动词所展现的气场不同

动词是动作的组成元素,而动作对于一篇故事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故事的主角是人物,而动作是人物身份的界定

其次,故事依赖情节推动,而情节主要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

最后,故事的意义在于反映主题,而动作可以有效地将肢体与心理结合起来(行为反映心理),从而使故事饱满,深化主题。

动作如此重要,于是动词就尤为重要了,上文提到的第三位作家,虽然文章都是以白描为主,但通过精确的动词,使人物形象和内心跃然纸上。

我们的中文里对动词不大区分,此处借用英文中对动词的分类,即分为系动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系动词:例如闻起来,看起来,听起来,系动词属于伪动词,无动势,不是真动作。

及物动词:“她噙着眼泪”。“噙”后面跟着宾语“眼泪”,是及物动词,有动势,活灵活现。

不及物动词:“他朝那个人打过去”。“车子重重地倒向右侧”。“打过去”后面什么都没跟,不及物。“倒向右侧”,“倒”后面无宾语,“向右侧”是状语,修饰“倒”。

及物动词因为后面跟着受体,所以动势和目标性更强于不及物动词,大家可仔细体会。

方法三:  依赖专业与地域——本世纪最强的调色盘

有些写作者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出自其它专业,在他的写作中,就会时不时出现一些与他本专业相符的特色。

例如十几年前风靡两岸校园的作家痞子蔡(蔡智恒),他是台湾成功大学水利系博士,虽然他写故事不外乎情情爱爱,还有点搞笑,但是时不时也会展现他作为一名工科男的本色。

日本许多推理小说家都有法律专业背景,所以各种法学专业术语信手拈来,而且还特别注重数据和证据。

村上春树虽然是文学专业,但是由于其个人喜好,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非常具体的数字,还经常探讨古典音乐,同样与爱好和专业有关。

而地域特色在行文语言中的表现就更为明显了。贾平凹的西北乡土风,王朔的京城“不务正业”青年风,张爱玲的旧上海风,琼瑶那特定年代的台湾言情风等等,而小说《海上花》更是一个极端例子,它完全是一部吴语小说。

往往的,地域语言特色才是最容易被识别文字风格,写作者不能一直刻意地模仿名家,应在积累的同时,结合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理出创作文脉,才能写出通俗又有自身特色的作品来。

四   结语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三个方法之外,带有鲜明特色的修辞运用和作者性别特点,甚至各种无来由的混搭,都是锻造语言利器的好钢,绝大多数名家也是通过这些途径去打造自我品牌,就像我前面举例的那六位作家。而现在也该到揭晓答案的时候了!!

作家一:王安忆,摘自作品《品味上海》

作家二:三毛,摘自作品《求婚》

作家三:阿城,摘自作品《棋王》

作家四:莫言,摘自作品《忘不了吃》

作家五:周作人,摘自作品《吃茶》。其中提到的“葛辛的《草堂随笔》”即现在我们所说的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

作家六,张爱玲,摘自作品《小团圆》

哈哈哈,你猜对了几位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