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文字谦宇旅游

旅行必做的八件事,让我的路上时光更美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4798人  楂阿

曾经,被邀参加一个大学生分享交流会时,主持人问,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的大学生活?

“看了上百部电影,写了上百篇文章,举办了上百场读书会。看了上千本书,拍了上万张照片,完成了上万公里的旅程。”

我把大学四年的生活,浓缩成了一句不咸不淡不喜不忧的话。读书、摄影、旅行、看电影、写文章、办活动。四年沉甸甸的时光,尽数倾注在平常的几件小事中,它们也就有了厚重的分量。

倘若时光重来,我依旧会选择这样去度过大学。毕业两年,回想起我的大学生活,依然觉得充实而丰盈。生活充实,精神丰盈。

文|楂阿 摄影|楂阿

而旅行,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背包、一张车票,说走就走,有点潇洒。每次出发,耳机里都会放陈绮贞的歌《旅行的意义》。

你问我有什么意义?我也说不出。大一那年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旅行的意义》。直到大学毕业,文档依旧空空如也,只字未落。

于我而言,也许旅行毫无意义,也许意义就在于我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见的人,听过的故事里。我说不出,可我感悟得到。

4年,66座城市。坐标布满中国地图时,我的目光沿着地图脉络一寸一寸移动——每一个地方的抵达,我仍然能想起在那座城留下的回忆——街头与我擦肩的路人。巷尾卖粽子的阿婆。栖在墙角的那只猫。甚至,那个秋天里飘然而落的叶。

让旅行路上时光更美,其实,我有八件事一定会去做。

旅途时光

NO.1 去我心中的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是一输入地名就会满屏跳出来的景区。输入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输入上海——东方明珠看一看;输入杭州——去西湖偶遇白娘子......

这些热门景点,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往往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或现实意义。即使很多人说被商业化了,没意思了,但大多数我还是会走一遭。毕竟,有些痕迹是商业化不了的。

相比大众的热门景点,我更喜欢的是我自己心中的热门。

我去北京,不去故宫不去天安门,却一定要在胡同里乱窜一整天。随意走走,漫无目的,看能不能碰上骆驼祥子拉的人力车,或是英子的城南旧事。没有也没关系,听听左邻右舍唠嗑拉家常也很好。

我去苏州,不看园林不找朋友,但一定要去周庄的小河边住一晚,看看周庄夜色,在划桨声和浣衣声中醒来,在三毛茶楼喝杯热茶,再去吃碗万三面。

二月,我去武汉登黄鹤楼。在三月,专门跑去扬州,就为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三月的扬州,满城柳絮如烟,繁花似锦。

繁花似锦

NO.2 博物馆和图书馆走一趟

抵达一座城市,我不知道要去哪里时,我一定会先去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那里,可以看到远古到现今的一切演化、变迁,了解了一座城的历史和渊源,会发现这座城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去陕西博物馆,一见很多藏品曾在历史课本上见过,很亲切。在上海博物馆,名家书画足以令人流连忘返。苏州博物馆,光是贝津铭设计的建筑就令我赞叹不已......

城市图书馆,是感受一座城市文化的好去处。我去图书馆,不为阅读,只为感受他人阅读。去的图书馆多了,会发现,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真的有不一样。

比如,烟台图书馆,来来回回找了好久都找不见,最后一抬眼,就在眼前,不大,旧。我坐在一堆图书前,听着涛声,在明信片上把故事写成心情,投寄到远方。

远方的风景

NO.3 去大学里上堂课

去别人的校园逛,开始是那里有同学,后来是喜欢上了每个大学不同的气质。突发奇想,便想体验不同学校的课堂。

我在泉州师范大学做了一堂认真的笔记;在山东建筑大学听了一场有趣的台湾讲座;在嘉庚学院的豪华图书馆上了一场自习;在中国矿业大学偷听了一场知识交流;在山东大学举办了一场2000张照片的图片展。

也曾经在浙江大学闲逛了一下午;在厦门大学的海滩看了一场落日,走了一趟时光隧道;在南京大学吃过一碗好吃到忘不掉的鸭血粉丝;还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公共澡堂里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印象深刻的是清华的课堂,十几个人的英语班,一上课就被点名提问。连一堂军事课,都是邀请国家国防部队的连长来讲。

一直笃信学校和个人发展无关的我,那一刻有了新的认知——如果可以,真的要万分努力去考上好大学。如果平台不好,资源不好,那必须更努力才行。

真的,一个学校的氛围、底蕴和气质,会潜移默化影响学子很多很多。

在云端

NO.4 暴走一座城

第一次在上海用一整天暴走城市以后,我爱上了这种方式。

雨天,撑把伞,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一景一物的相遇,一颦一笑的相触,即使擦肩而过,也难忘。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特别喜欢《目送》里这句话,一个人走着看着,阅尽的人生百态,都将成为自己独自的风景。

后来,暴走的方式成为了徒步。背个大登山包,走过大西北,走过边关,走进深山老林。每一步,都坚实而用力。

徒步万里长城,虽然晒得爆皮,脚底长满水泡,却收获了塞外绝美的风光和西北人给的温暖。

徒步反穿墨脱线,跋山涉水,几经风险,一程山,一程水,一程温情,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无可替换。

NO.5 坐几趟公交

在城市旅行,我很少打车,我喜欢坐公交或者搭地铁。很慢,却很生活。

在郑州,随意跳上一辆公交,公交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车上,挤满了提着大兜小兜蔬菜瓜果的大妈大爷,很有烟火气。

在重庆,最喜欢坐轻轨,一会钻到地下,一会爬上空中,和过山车一样有趣。

在广州,随意钻出一个洞口,“小蛮腰”突然立在眼前,惊喜和震撼得不知如何表达。

在烟台,搭乘海边专线,坐一路,看一路海,吹一路海风,文艺得像日本电影里小清新的镜头。

在成都热闹的市中心,跟随人潮挤上公交。刚从高原下来,因醉氧睡了一路,在终点被司机喊醒。睁开眼,窗外,是一片荒芜。

我还记得,我最喜欢的一个公交站点,叫作幸福路口。每次外出归来,广播里都会说:“幸福路口,到了。”那一瞬间,好像所有的幸福都涌上了心头。

公车上,一站又一站,有人上,有人下,像人生,没有人会陪伴你走到终点,只能陪你走一程。

一程

NO.6 美食不可辜负

去山东,要尝煎饼卷大葱;去西藏,要下茶馆喝壶甜茶;去重庆,要撸一顿老火锅;去桂林,也不错过一碗米粉......

我爱下厨,自然也爱美食。所到之处,一定要去寻访美食。渐渐地,发现很多美食不在人潮拥挤的美食街,而在鲜为人知的深巷里。

每座城市,都有专属的独特味道,那地地道道的美味是舌尖难忘的回忆。

有时候,会因为一碗拉面想起兰州,会因为一串羊肉想起喀什,会因为一个花馍馍想起大西北的老奶奶。

地道味道

NO.7 住青旅或成为沙发客

不知从何开始,爱上了住青旅。

开青旅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个文艺的梦想,因此青旅总是充满很多小浪漫、小格调。出门在外,住在这样的地方,真的很舒心。

当然,青旅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在那里,很轻易就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同行。

在什么都不做的午后,捧一本书就着阳光读,或者只是发发呆,都很美好。

在不眠的深夜,听着弹唱喝着酒,漫不经心听各式各样的故事,十分有趣。

那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丰富的故事家,只是你未曾去阅读。

故事

NO.8 假装当地人

很多人都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

每次在“别人呆腻了的地方”,我总想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进去,假装自己是个当地人。

比如,去街角的早餐铺点上一份油条豆浆,坐着吃很久。

比如,去菜市场转转,问问菜价,看看菜品,同小商小贩砍砍价。

比如,去报亭买份当日报纸,瞅瞅最近邻里乡里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和一起等车的大叔聊聊昨天那场人工降雨成效如何。

旅行的地方有茶园,就去采茶;有农田,就去除草;有集市,就去赶集;要捕鱼,就去搭把手,顺便要几尾鱼来煮汤。

把自己当成一个临时的当地人,看这里的风景,都是故乡的模样;体验当地的生活,都有着妥帖的烟火气息。

如此,走到哪里,哪里好。不好的,也能心平气和去接纳。

如此,了解了,也便热爱了。

喜马拉雅

我是楂阿,我在旅行路上——读书、写字、摄影、听音乐,还有过生活。有幸遇见你,有幸在文字里有过一面之缘。如果喜欢我写下的字,记得点个小小的赞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