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瓣之内
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关键对话,就是指事关重大的对话场景。安全管控,就是保持关键对话有序进行或中止的方法。
关键对话覆盖工作生活学习的所有角落,比如面试、加薪、讨论、汇报、答辩、购房、投资、理财、育儿、情感;安全管控主要指对话过程中目标性的把握和氛围的塑造,比如跑题、争吵、猜疑、误会、仇恨、疙瘩、委屈、糊涂、扯淡。
对话方式包括口语、微信、邮件甚至眼神。
首先要识别关键对话。关键不关键,在于对话者本身的心量、身价和心智模式。
有的人觉得讨论100块钱的事儿就很关键了,有的人觉得一个月挣一二十个亿都痛苦。所以,识别关键的参照系,在于对话者的格局,不必寻求固定。只要本人觉得这场对话,如果处理不妥会造成令自己十分不爽的压抑感、挫败感、愤怒感等此类不良精神排泄物(可查词典可百度可脑补),并造成周边环境污染,那么就要识别为关键对话,引起足够警惕,运用正确方法,打开适当模式,求得满意结果。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不期而至的对话,来不及整理心模,已被动地陷入,怎么把控自己?
当然要考验你的应变能力,应变的快速与否来源于日常的训练。
主动放大“关键”这个光圈,平时可以把每一次交流(口语、微信、邮件、眼神)都纳入关键对话,有准备地完成每个动作,反复的实践,直到信手拈来。如此,陷不陷入无他所谓了。不明白对话实质目标、不掌握对话氛围的情况下,关键的做法是沉默,并尽快唤醒、启动、组装你的关键模型。愤怒,使得头脑发热,发热是血液加速从大脑流向四肢的结果,发热后大脑白茫茫一片,充满血液的四肢发达起来,并和指挥中枢失去联络,被短暂的本能和动物性主宰,完全忘记了对话目标和氛围掌控,信马由缰。
知道不意味着能做到,做到需要练到。
关键对话中的安全管控,有天赋的成分。太性情化的品性,趋于冷静处理达到安全管控的可能之一,大约是大量损失和精神排泄之后的痛苦之上的彻底重构。普通的人,说冷静也性情,说性情也沉稳,完全取决于对话标的对切身格局的冲击指数。
关键对话中安全管控的关键是充分了解并能随时提取自己的格局痛点,并持续开发格局盲点。方法只有一个,大胆试错、小心练习。
最常见的关键对话有:工作中,和上级的对话,和小人的对话;生活中,和家人的对话(和子女的对话)。这是时刻都在发生的关键对话,不需要专门识别,但需要刻意练习,形成方法论,建立模型。对话背后的模型,是对话目标的成功达成的支点和杠杆。
否则如此,保持沉默,
但是难道,沉默岂不也是对话?
-END-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