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这本书是我在豆瓣上看到的,闲得无聊就买了下来。按照我往常的习惯,没有很多的时间我是不会看完一本书的,看着看着就该扔掉了。最近因为过敏性皮疹,对任何娱乐的事情都感到无趣(包括上课),在宿舍躺着或者坐着的时候慢慢的把这本书看完了。
起初看书的开篇会觉得这作者不会是在胡诌八扯吧,毕竟这个年代是个人都敢写书了,往往网络热书名字都很吸引人,内容往往空洞的让人感动,这么空洞也能写出来,我服。但当我真的看完这本书,我思考了很多,也幻想了很多,甚至睡觉都在想这本书的事情。正如作者在最后说的:“我希望属于你的那些思考,会一直持续——假如我这本书真的能给你带来思考的话。”
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出生,学习,工作,结婚,生娃,终老。这是一个人很标准的流程,标准到千百年以来人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走过来的。又有多少人质疑过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应该有不少人质疑过,但质疑也就质疑了,却从未用行动验证自己的质疑。很遗憾,因为在这个道德观价值观固定的现实中,一旦你表现的有所异常,你会被其他人排斥、质疑,也许你会被送往医院,强行拧碎你的执念,让你做一个正常人。
我们所存在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难道就是那万中无一的宇宙位置,使这个蓝色的星球产生了我们?还是有更高等级的生物因为好玩创造了我们,看着我们这些弱小的生物在牢笼里进行所谓的生活?这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还是一种神奇的能量连接着所有事物?在反问下去就要上升到哲学的问题了,我不懂所以不说了。这本书并没有把我看成一个质疑世界的人,也没有让我变成顿悟的大师。我相信世界的存在,相信感情的存在也质疑世界和感情的存在。感觉很矛盾,但也不矛盾。我肯定生活的意义与真实性,但请允许我对我们是怎样的存在表示质疑。
米歇尔·福柯说过:人类必然会疯颠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书中所有的案例,那些惊为天人的“病人”,他们的的想法让人震惊却又指不出错误,直到社会科技或知识进步到我们可以辨别他们的错与对,否则现阶段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判断。现在我们所遵循的道德观价值观并不完善,相对宇宙的生命我们存在的时间太短了,哪怕和一块石头相比,我们都是晚辈。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病,是由他的粉丝数量决定的”,如今我们这个世界是人类所主宰,所以支持人数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些事物的对与错。技术与知识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世界对于对与错的判断。按我的态度来说:也许他们是对的。且先交给时间来判断。
希望我们能抱着新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的人与物;希望我们能抱着审视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对与错;希望我们能更好的生活。
最后谢谢你能看完,并且读到这一句,我都记在心里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