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对孩子最高级的亲子教育
陪伴孩子成长,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是一件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电影《伴你高飞》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小雁要想学会飞行,必须得到自己父母的指导,跟随父母迁徙到南方,否则它们无法像真正的野雁一样独立生存在野外。
艾米的爸爸为了这些小雁可以学会飞行,他改装了一台飞行速度和大雁相当的滑翔机,然后带着艾米训练小雁,教小雁如何扇动翅膀学会飞翔。为了小雁可以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美国东南部的候鸟栖息地,艾米爸爸找到鸟类专家,设计了迁徙的路线。
这个过程中,艾米精心陪伴着这些小雁,把自己当作它们的妈妈呵护它们。艾米的爸爸陪伴着艾米左右,想方设法帮助她完成对小雁的迁徙。他们彼此相伴,完成了一件看似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通过这次飞行,艾米感受到了爸爸陪伴的力量以及无私的爱,让他们找回了一起相处的美好时光。
通过这部电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亲子陪伴的话题。
一、陪伴是我陪你长大,彼此共同滋养
电影票房百亿先生吴京,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身体素质,制定了一套锻炼计划,从孩子两岁起,坚持带着他一起跑步、打拳。因为有了吴京的陪伴式训练,他的儿子吴所谓比一般的小朋友要胆大,而且很有力气,每次一家出游,他都主动帮妈妈拖行李箱,主动抱小弟弟,活脱脱的一个小大人。
平时忙于拍摄,吴京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凡有空余时间,他都会通过陪伴的方式耐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么是跪在地上陪孩子玩游戏,要么陪孩子一起玩抓娃娃,要么和自己的儿子玩角色扮演,一个当警察,一个当罪犯。
总之,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各种陪伴时间,陪他一起慢慢长大,让自己重回童年时光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呵护,彼此共同滋养。
孩子的童年很快过去,所以,一旦有时间,记得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很快就会长大,很快就会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属于你们的时间并不多,在能够陪伴的年龄一定要好好珍惜彼此,好好相处。
二、陪伴是一种仪式感,保持幸福家庭的秘密武器
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里不可缺少的一束阳光。
刚刚结束春节假期,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你们家都还保留了什么样的仪式感呢。
为了让孩子在异乡也能体验过年的感觉,我的朋友今年下了好大一番功夫。
年前大扫除。即使是租来的房子,他们也各种洗洗刷刷,让家里焕然一新。孩子一起参与家务劳动,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完成大扫除之后,她的孩子感慨:“有点不习惯啊,我们家简直太干净了。”
贴窗花,摆花瓶。为了营造过年的气氛,我的朋友特意在网上买了写着“新年快乐,虎年大吉”祝福语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买了很喜庆的大红色干花银柳摆在客厅里,挂上小灯笼,过年的氛围立刻出来了。她的孩子看到这么多喜庆的装饰,兴奋的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以后的每个年我都要这样过,咱们一定要继续保持啊。”
除夕夜,全家一起看春晚,吃零食,发红包抢红包。本来很早睡觉的一家,在除夕之夜一起守岁跨年,做着平常没时间一起做的事情。
这样的环境里,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了,给他创造一个浓浓的年味,满满的仪式感,因为这是一个家庭幸福的秘密武器。
三、陪伴是适当的捧场,给孩子创造自信的力量
做个会捧场的父母,因为它是孩子打开心灵的一扇窗,成为更加自信的自己。
《伟大一步:尼尔阿姆斯特朗》中有一个故事。
小阿姆斯特朗在他6岁的时候,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月球!”
听到孩子充满童真的话语,妈妈非常肯定并微笑地对孩子说:“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回来吃晚饭。”
母亲对他的鼓励和肯定,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儿子因为篮球打得不好而失落时,父亲鼓励他说:
“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你也做不到。如果你想做某事,就去做。”
这种力量的加持,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自信更是一种值得捧场的爱。
做个会捧场的父母,既能看见孩子的问题,也能感受到孩子努力和自信。
总结: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喻成一场马拉松,作为父母,陪伴他跑完自己的比赛就是我们的任务。
这个过程,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我们的人生才更加完整幸福。
小学,一上就是一天;
中学,一去就是一周;
大学,一走就是半年;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好好陪伴他,等他长大就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记得珍惜属于你们的这段短暂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