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关于雪的回忆
看到过许多人写雪,最喜欢的还是在简书里的简友张文仓写的《窗外的雪花》,这篇文章被发表在纸媒报刊《陇东报》。
我就在想,一个男人怎么写雪写得这么好?简直把雪写活了,让我们再欣赏一次他描写的雪景吧!
雪花,指甲盖般大小,棉絮样儿,它们像洁白的蝴蝶嬉戏,你追逐着我,我追逐着你,绕着圈儿,忽而升起,忽而下沉,上下翻飞,左右突围;
它们像滑翔的运动员,冲锋陷阵,时而排队箭一样斜下,时而又并肩斜冲了上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它们宛若柳絮儿一样,舞动着娇柔的身躯,在窗前使劲地表演,一会儿从这只窗户跳到另一只窗户,一会儿探头探脑,偷觑室内,好似在问:你在干嘛呢?
它们仿佛是古战场鏖战的士兵,你刺我一剑,我戳你一矛,胶着一起,分不清敌我了;它们犹如陇东经久不衰的皮影戏,正在上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如泣如诉……
眼前的雪花,如嬉戏的蝶,如滑翔的人,如娇柔的柳絮,变化多端,翩翩起舞。它携我舞进了那个雪日牧牛的童年,虽有生活的辛苦,也确有美妙的情趣;它携我舞进了初二拜年跌落的雪坑,虽有困顿雪坑的无奈,更有安然读书的乐趣。
文笔优美,刻画细腻!尤其一句“一个箭步冲上去,双脚踩在冒热气的牛粪上,丝丝热量脚下升起,好暖和啊!”道出多少无奈和心酸,在这种环境之下,作者还不忘红楼梦,不忘周扒皮,不忘三娘教子…一个渴望知识的少年跃然纸上。敬佩!
我的家乡在南方的一个三线小城市 ,我长这么大对雪的印象不深。我们这边冬天很少下雪,湿冷的天气让人从心里发寒,但就算特别特别冷的数九天,除了路上的落叶上有一层薄薄的霜,还有街道上裹的厚厚的人群,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冬天的标记了。
唯一一次印象深的,是2008年那次,儿子三岁,陪儿子打雪仗、堆雪人。儿子那时说话奶声奶气的,当时他的堂姐比他大五岁,两人的学校放假,在奶奶家玩。我和老公吃完中饭,带他姐弟俩到市中心广场玩雪。
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下大雪了,最开心地莫过于孩子了。周边孩子们在相互追逐,玩耍着。
儿子也没看过这么大的雪,好奇的睁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一周岁半,人都没雪人高,是我们和姐姐堆雪人身体,让他去拿个小树枝当雪人的手,胡萝卜当鼻子,西瓜子当嘴巴,纽扣当眼睛。
然后再装饰下,比如给它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太阳眼镜等,全副武装起来。
我们手上做好雪球,放他手上给他扔,他那点小力气,扔不到多远。但他还是好高兴,红扑扑的小脸蛋笑得一朵花似的。姐姐跟他闹着玩,拿个雪球扔他衣服上,笑脸马上秒变哭脸。
做哭哭啼啼的样子:“啊,啊,姐姐你都打我衣服上了……。”姐姐看他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春天多么美丽,那是有冬天的洗礼。珍惜每一分美丽,也记住了每一分努力。请记住每一分寒冷,珍惜每一分寒冷,等待你的便是快乐之光!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15)篇117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