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谷泡演绎童年时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898a573c0cf7c4f6.jpg)
儿时的记忆很暖心,每到赶场这一天,在南平马房街总是弥漫苞谷泡和炒米的芳香,打苞谷泡的地方离我们家只是下百步石板路梯子左右就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48b8e5a80bb9df11.jpg)
同事回忆:“爷爷说他小时候马房街都是喂马的地方,臭得很!我小时候马房街已经萧条了,到处都是老房子,石板路,喜欢从那里跑到粮站绕一圈耍个”。小时候我们就住在粮站!同样的马房街已经没有马的踪迹了,很整洁,古色古香的石板路街道,有时上学超近路就经过马房街去上学!很幽静的小巷深处走到尽头就是菜地,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记忆犹新印象很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20f929f8c07e4cf4.jpg)
这次到长寿古镇看到这个打苞谷泡的雕塑场景,思绪不由在这扑鼻而来的香气中飘荡开来,那时候孩子们最喜欢苞谷泡,因为它的来历让人感到神奇,平平常常的玉米粒,经过在那个像葫芦一样的铁罐里摇阿摇,就可以爆开花了,而且它的花还那么好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9ec2576503322c9c.jpg)
每次只要想吃苞谷泡了,妈妈就带我去打,马房街屋檐下固定的地方可见支起一个小风鼓灶,一个葫芦形的铁罐罐被架子支起横放在炉灶上,他一边拉动风箱,一边右手顺时针转动着葫芦的柄,一会儿,他停下了拉风箱,搬动葫芦,把葫芦底对着一个很大的麻布口袋,每当看到这个动作时,我们就会立刻捂起耳朵站得老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c45cdfc2e2789736.jpg)
只见他利索的打开了底盖——随着“嘭”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白色的爆米花“哗啦啦”从铁罐里喷涌而出,落入了麻布袋中,浓郁的香味立刻弥漫开来。一边排队等候的妈妈和我就赶快趁热装进布口袋里,很担心香味留不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她家的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等待一锅一锅的苞谷泡出炉!垂眼欲滴的!装好了希望少耽误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8bebd2a0b1b6ced7.jpg)
提着满满一袋雪花似的苞谷泡,看到熟悉的叔姨热情地招呼一声:“叫她们抓一把吃,刚爆好的,还热着呢!”心里充满了自豪感,仿佛干了一件多么光彩的好事呢!回到家里,大大小小的娃儿些你抓一把,我来一捧,一个个嘴里发出咯吱咯吱清脆的咀嚼声,现在回想起来不知咋那么津津有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fad1b20262e77e20.jpg)
据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来了有吃苞谷泡的习俗,如果是儿时记忆这天,街道上又会飘满苞谷泡甜甜的香味和熟悉的欢快声。妈妈又要带我排队打苞谷泡了…又可以用苞谷和红苕熬制成麻糖,将苞谷泡和炒米制成甜甜脆脆的苞谷泡团和炒米块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e877dcf06873e1f5.jpg)
不同的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苞谷泡情节!同事们都说儿时记忆中的点心就是爆米花,最爱的活动也是儿时在胡同里和小朋友排队,一锅锅等候爆米花制作。在期待中过着美好时光的轮回。童年时光是我们永远的幸福电影,越放越好看越带劲越经典!
附上经典笑话一则:粮食放大器(乐一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某一天,周恩来陪同美国总统特别安全助理基辛格博士在上海参观访问。行至一弄堂口,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惊得安保人员如临大敌。
原来是一老头在爆米花。周恩来见基辛格不解便解释说:“这是我们国家刚研制出来的粮食放大器。”又转过身来对老头说:“老同志,请你再示范一下。”老头添煤加米,把黑乎乎的机器架在炉上轻轻转动,一会儿又听一声巨响,米花喷薄而出香气四溢。
基辛格目瞪口呆,放进去半茶缸玉米,怎么整整出来一麻袋粮食?中国政府怪不得能解决八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其科技水平已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导弹原子弹卫星上天那就更不奇怪了,这个民族太神奇了!
基辛格试探性地问周恩来:“该机器出口否?”
周恩来笑曰:“尚未出口,若博士感兴趣但说无妨。”
基辛格小心翼翼地请求:“我国进口一批如何?”
“需要多少?”
“暂定2000台。”
周恩来考虑片刻说:“该机器我国尚未完全定型,目前只是小批量生产,为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就给你们1000台吧。”
经过谈判以10万美金一台成交。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美国总统尼克松召集一批资深专家在国家科研基地“硅谷”专门研究这批神器。他们认真分析,精确计算,精心操作,当压力表显示达到规定数值时,怎么打开呢?开关在哪里?众多科学家轮番上阵,你按一下,我戳一下,手指烫的都是血泡,愣是找不到开关,如此反复仍不得要领。
第二天,他们向尼克松基辛格汇报,说中国人太黑,隐瞒了关键技术。尼克松大怒,指示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組成联合特别小组赴中国上海,不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窃取到这项技术。
不久,特工灰头土脸地从中国赶回来向尼克松报告:“总统先生,我们无能为力,请求处分。中国人实在是太狡猾了,每当他们摁电门的时候,总是用一条破旧的 大布袋罩住,当我们想进一步靠近观察时,操纵机器的那个老头总是大喊一声:靠后靠后,这里危险。然后趁我们不注意,不知他用脚踹了一下哪里,“砰”的一下就结束了。我们尝试用X线观察仪,也是无功而返,总有一群人围着那个老头打掩护,我们实在看不清。对中国来说粮食放大器太重要了,知识产权保护得天衣无缝。”
尼克松满头大汗,目瞪口呆。……[偷笑][偷笑][偷笑]
笑话归笑话,不会空穴来风,这是我们祖辈留下的智慧结很骄傲自豪,乡音不改鬓毛衰,乡愁令人魂牵梦萦它曾带给我们许多人甜甜脆脆的回忆……
(长寿古镇看爆米花雕塑作品有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1816/a25d173399d2d4a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