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家翡翠之谜
中国人自古就喜爱玉,视玉为圣物,因此在传统文化中,玉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描述玉的:“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大致意思是说,玉有五种品德,它的样子柔滑有光泽并且很温润,是人身上“仁”的品质;玉的纹理从外表就可以知道内在是如何,好比人的“义”;玉相碰发出的声音舒缓清扬,可以传播很远,就像人的“智慧”;宁愿折断也不愿弯曲,好比人的“勇敢”;虽然棱角分明,但是却不会伤害人,好比人的“洁”。古人对玉赋予了很多的情感和特质,使得玉成为了君子贤士的化身。
玉的种类十分广泛,翡翠是玉的一种,硬度较高。据说翡翠这个名字来自于翡翠鸟,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因此合称翡翠。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鲜艳悦目,比任何玉石的颜色鲜艳,质地也最细腻,能像一颗晶体一样透明,因此价值也是所有玉质中最高的,所以也被称为玉中之王。
根据史书记载,翡翠在明朝初期由缅甸输入中土,成为皇家贡品。清朝时,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位皇帝都对其情有独钟,在慈禧太后临政时期,更是把翡翠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慈禧太后也被誉为翡翠女王。根据历史资料,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1年),缅甸国王派使节进贡了很多顶级老坑玻璃种翡翠原石,此后缅甸王每年进贡的物品里面都少不了翡翠原石,一直到1885年缅甸被大英帝国占领,这一百多年的进贡才被迫停止。大清王朝得到大量的顶级老坑玻璃种翡翠原石后,清宫造办处将翡翠原石雕琢成各种摆件,挂件和饰品,数量之多,令人无法想象。这些翡翠之所以称为老坑,指的是缅甸北部人类最早开挖的坑口所出的最好的毛料,通常都是“玻璃种”翡翠,具有如同玻璃一样透明的种水,这是翡翠最为稀有的品种。这种翡翠的色泽饱和度很高,浓郁而不灰暗,纯正而不偏色,鲜艳,均匀,玉质细腻纯净,水头儿充足,透光性佳,晶润通透,带有玻璃一样的光泽。因缅甸国王和清朝皇帝尤其喜爱这样的翡翠,其中满绿的翡翠又被誉为“帝王绿”和“帝王玉”。1911年大清朝一夜覆没后,这批顶级老坑玻璃种翡翠大部分奇迹般地消失,直到6年前才在古玩市场上悄悄面世。
然而,这批顶级老坑玻璃种翡翠一面世就引起了欣然大波。这批传承可考的顶级老坑玻璃种翡翠屡屡被现行的商业检测机构鉴定为B的假货,其中也包含有翡翠制造世家世代传承的老翡翠,还有出土的老翡翠。除了老翡翠,还有买家将购买并佩戴三年的A货翡翠再送去商检机构检测,居然也得出了B货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后,翡翠开始有了ABC货的划分,A货是指仅采用物理方法加工,而未使用任何化学方法破坏其内部天然结构的天然翡翠,B货是指经过酸漂白和注胶处理的,C货是指染色的翡翠,如果同时经过填充和染色处理的,则称为B+C。那么这些顶级老坑玻璃种翡翠,为什么会被商业检测机构鉴定为B货或者B+C呢?在商业机构的仪器检测中,为什么明清皇家翡翠会发出与B货翡翠同样的荧光呢?我们先来看一段王春云博士的视频:
深圳电视台《风云人物》栏目——王春云_腾讯视频
王春云博士是是国际知名的玉学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博士,30年来一直致力于玉石的研究。在这个视频里,他为我们做了以下解读:
1.紫外荧光在2001年之前,普遍应用于翡翠B货的判定。天然翡翠用紫外线观察的时候是没有荧光的或者很弱,B货翡翠因为注入了大量的胶,这些胶在紫外线下是发荧光的。老翡翠会发出和B货一样的荧光,是因为翡翠本身具有一种毛细孔的连通结构,有很多非常细微的毛细孔张开遍布在翡翠的内部,所以说翡翠是会呼吸的,是有生命的,所以它和外界物质存在一个连通交换的过程。在过去漫长的一百多年间,外来物质会渗入到老翡翠的毛细孔里面,包含微生物,霉菌,蜡,油脂,化妆品,汗渍等等,渗入之后,就会导致荧光现象的产生。这是一个科学的机理。
2.用商业检测机构的红外线光谱仪检测明清老翡翠,得出和B货类似的结果,其原因是商业检测机构所用的红外光谱的精度和分辨率不够,相关的红外理论不够,造成了老翡翠被降级为B+C。
(背景资料:现行的商业检测标准是美国珠宝学院1992年制定的,这个检验标准是基于现代新开采的新坑山料翡翠的数据,并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在明朝就开始喜欢并佩戴翡翠,而且历经一二百年的老翡翠会经历生活环境,人体氧化或者各种有机物浸染的干扰。所以一大批顶级老翡翠被这种标准和仪器误判。)
3.王博士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检测仪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明清老翡翠进行鉴定,并结合1985年以来的各种检测方法,包括吸收光谱的方法,紫外荧光分析的方法,红外光谱的研究方法等等来研究老翡翠里面的各种内涵物,翡翠的结构,和翡翠的染色剂,证实了明清老翡翠并不含B+C货的充胶或者现代染色剂。
而对于现行的商业检测标准,王春云博士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所幸的是,翡翠界的有识之士早已开始收藏这些被误判的明清顶级老翡翠,并开始认可激光拉曼探针光谱仪的检测报告。6月3日在北京巨力国际春拍中,一对清代帝王绿翡翠手镯,拍卖出620万元的高价,买家认可的,就是王春云博士出具的,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的报告。其实在此之前,有远见的藏家早已将藏品送到美国,日本,德国等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更有将同一件藏品送至国内和国外的中心分别进行检测,都得出了明清老翡翠为天然A货翡翠的结论。
至此,明清老翡翠的谜底得以揭晓。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明清老翡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手工雕琢的明清皇家老翡翠,不仅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后人感受到祖先的巧妙匠心和伟大的智慧。数千年辉煌的中华文化,需要每个中国人共同努力,让它绽放如老翡翠般闪烁灵动的光芒,并得以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