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 草稿

2018-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流年文痕

        小时候,村北不远的田地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可以浇灌四周的菜地,也是附近村民饮用生活的泉源。

      脑海里总浮现这样的画面:通往水井的田间小路上,父亲套着毛驴车不紧不慢地“哒哒”走着,年幼的我坐在车尾上,荡着两条腿晃呀晃的,敏姑“吱吱扭扭”挑着两只空桶相跟着:“小二,别摔下车了!”敏姑莞尔一笑,亲切地提醒我。

        可是后来敏姑再不去挑这口井的水吃了——她的母亲跳了这口井死了。

        敏姑的父亲外面有人了,坚决要同她母亲离婚,母亲死活不同意,在长达三年的拉锯战中,敏姑的父亲一次也不回家,她母亲变得精神恍惚,几近崩溃,最后再也撑不住了,大年三十夜里,蒸了几锅白馒头,做了一大盆猪肉饺子馅,抛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狠心地去了。

      这下好了,敏姑父亲心安理得地和小媳妇在外边过起来了,再也无所顾忌。她父亲在市里当工人,小媳妇是他的女徒弟。

        后来,敏姑草草嫁人,长大后的兄妹们纷纷离开小村,在外地成家落户,对于他们来说,小村是他们永远抹不掉的痛,特别是那口水井!敏姑母亲为情所伤,她受不了丈夫的薄情寡义,在她意识里,离了婚,天就塌了,生活无望,人言可畏,真的没法活了!

        这口井不光吞噬敏姑母亲一个人,大山媳妇儿也跳这口井死了。

        大山媳妇儿十年没有生育,据说是“娶到大太岁怀里”了,婆婆和丈夫就逼着她离婚,大山媳妇儿爹娘都过世了,几个兄弟谁是谁的家,离了婚就没地方去了,最后逼急了,就跳井了。

        人捞上来就没气了,当时年幼的我正好在场,那女人浑身湿透,平躺在架子车上,几缕湿发沾在发青的脸上,看着既可怜又吓人。

        大山媳妇儿为家庭所累,为伦理所伤,“难续烟火”的标签逼得她失去了婚姻:不离婚当牛做马都行,离了婚,天塌了,我真的没法活了!

    一口井吞噬两条命!  大家都说这口井晦气,呸!呸!填上吧……  后来再也没人被逼得没法活跳这口井了。

      其实,井是被冤枉了!是敏姑的母亲,大山的媳妇儿,把维系家庭、未来这条婚姻的纽带看得比命重要,一旦围城出现危机,便把命都不要了,特别是那个时代的女人,都有这种思想。

        对婚姻看得比命重要古来有之,最为典型也最凄婉的悲剧当属《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刘兰芝、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妻打响了反封建家长宗族势力、保卫婚姻的一枪,可惜,他们是在用生命来警示后人,这个代价太大了……

        无独有偶,东晋郗道茂也是为婚姻而献身的例子。  郗道茂,是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献之原配妻子兼表姐。因新安公主执意嫁与王献之,被迫离婚,后郁郁而终。

        古代被“休”的女子,都喜欢用生命做代价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不是一种时尚,实是事出无奈,它有时代、传统的因素在里面,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延续到了敏姑母亲、大山媳妇身上。

      现实中的水井是被填上了,可一段绳索、一小口农药、一方水塘仍能成为吞噬婚姻保卫战中失败女人生命的可憎之井!

        一个女人,性情刚烈而爱面子,和丈夫性格极其不和,两人进行了千百回的“战争”,旁人都看着他们过不下去了,连父母都这样劝了:与其这样活受罪,不如离婚。女子说:离婚后的日子不敢想象,旁人要戳断我的脊梁骨咧,再说,还有四个年幼的孩子……走哪儿说哪儿吧……终于,她生命的年轮,定格在37岁,小半瓶烈性农药让她同亲人阴阳两隔,对婚姻的失望和纠结,让她忘了年过花甲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她忘了同四个年幼孩子的今生约定。

        一对有情人终不能成为眷属,原因是女孩儿家长嫌男方家境贫寒,女孩儿各种努力恳求无果,那一天,女孩儿约男孩在黄河边见最后一面,男孩到了,女孩儿一袭洁白的婚纱款款而立。女孩儿未语泪先流,深情凝望之后,纵身跃入滔滔黄河之中……她为爱而殉情。

        爱情、婚姻,这人世间最美好、最神圣、最纯洁的象征,却鬼使神差地沦为了杀人不见血的刀!

      这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事了,随着“压水井”的出现,村里所有的旱井都被掩埋,人们吃上了快捷、干净、卫生的水,渐渐忘却了那曾经养育人给人哀痛的旱水水井,一同埋葬的还有陈旧的婚姻恋爱观,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活得越来越直观。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离婚率逐年上升, 2017年全国婚姻状况分析中显示: 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婚了558万对夫妇,同时有185万对离婚!

        能过则过,不能过则离,好好活在当下,谁也不再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这个婚姻恋爱观很快占领了人们意思形态的制高点,一句话:时代在进步,思想在解放。

        村子里一男子在外地有生意,和一女客户日久生情,很快同居,该男子开始嫌弃结发妻,两人冷战多年,女人同意离婚。但有个要求:等到儿子上了大学再办手续,结果十年过去,在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两人到民政局,平静客气地办了离婚手续。拿到离婚证,女人瞬间泪奔:都不知道这十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终于解脱了!于是女人利利落落地到县城打工,半年后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另一半。

        这女人倒想开了:与其窝囊地背着这种有名无实的夫妻标签,不如分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何况孩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思维,父母离异,对孩子已经影响不大。

        近年笔者遇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人到中年,都当了爷爷奶奶了,表面上一家平静如水,一团和气,其实实质上已然离了婚了,这就是当下时兴的女人“离婚不离家”,她们离婚证都领了,却不遗余力地在家庭里做饭、看孩子。离婚,是真的不能再过下去;不离家,是想给孩子一个看似完整和睦的生活环境,再者,女人五十,黄花菜一枚,不想也比较难以再嫁人,还能去哪里呢?就这样凑合着活吧,有儿孙绕膝,倒也有滋有味。

        年轻人的婚姻基础更显脆弱,离婚几天即好合好散的大有人在,不成夫妻,亦为朋友,看看!现代人多想得开!

        多年前的一个女学生,正午跑到学校来找当老师的表姐,一问,今天是她结婚典礼的日子……逃婚!实实在在现实版的逃婚!大家先惊愕,再不解,最后鄙夷,我却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佩服这位姑娘——果断地分手,没有丝毫的隐患,日后省却了诸多麻烦,对己对人,都是好事儿。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离婚的好处,希望大家都离婚,(据报道,中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已经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其实我是在赞扬和倡导,一种精神,一种摆脱封建桎梏,创造新思想、新观念的精神,但愿新时代的男男女女,用心处理好自己的感情、婚姻问题,千万不要让恐怖的“食人井”卷土重来。

        最后,来一首小诗让我们共勉: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呵呵,古人尚有如此大度大量,何况我们今人乎?

                                            2018.08.2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