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篇:山野派和学院派
2021-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刘淑钦的文艺梦
古琴被称为“五音之首”,是非常高雅的乐器,音色低沉,需要一定的功力,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因此深受许多修行者的喜爱。
我第一次萌生学古琴是在很早的一次瑜伽交流会上,那次我听说有一个古琴学习班,还见到我的瑜伽女神之一芳子老师,她当时也在学古琴并做一些推广,后来某些原因我没有去学。
几年后我家先生偶然报名参加了一个古琴班的公益课程,作为一个从小到大喜欢音乐,多年教授吉他和架子鼓的老师,果然他是其中学得很快的一个学生。
这位古琴老师据说学古琴有些年头,还曾经在钟南山闭关学过半年的古琴,十分追求乐曲的自然天成。
然而这对师生作为山野派和学院派的代表,在调音这件事情上产生了分歧。
老师觉得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调音不需要专门用到调音器,只要这些音大致调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而我家先生认为弹琴之前就要调准音调,他向来听不惯没调过音的乐器,包括古琴在内。
节奏方面也是如此,老师觉得中国乐曲随心而发,不用拘泥于形式,散拍即可。
而我家先生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演奏没有节奏就不能称得上合格的演奏者。
最终师生都没有说服对方,只能求同存异,保留各自的意见。
后来我家先生和朋友谈起这次经历,那位朋友作为局外人分析得非常好。
古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代表东方文化,追求自然天成,修行人练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愉悦个人的身心。
而西方文化追求科学实证,更为严谨,包括音乐也是,热情奔放的西方人喜欢一起玩音乐,还有的民族有载歌载舞的传统,那么节奏就是一个沟通的桥梁。
我们听朋友如此分析,确实还挺有道理。
要想了解中西方音乐的不同,还得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去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答案。
山野派和学院派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根源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音乐与文化各有千秋,唯有求同存异,才能繁荣共生。
这是古筝不是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