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播名著悦读简友广场

曹雪芹笔下的女高管———读《红楼梦》第55回、56回印象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1人  渐臻
曹雪芹笔下的女高管———读《红楼梦》第55回、56回印象

《红楼梦》中宝玉曾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作者借宝玉之口,传达了自己对“女儿”与“男子”的看法。他在《红楼梦》中,通过塑造风采各异的女性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女儿”的仰慕之情。

第55回、56回,探春作为“高管”形象大放异彩!

贾府的资深管理者王熙凤生病。无奈,王夫人只好把贾府交给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合力代管。其中,李纨“尚德不尚才”,宝钗作为亲戚,秉持着“事不关己莫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处事哲学。

因此,管理的重任就落在探春身上。探春不负众望,在代管贾府的几个月里,将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突出!

探春在贾府理事秉持了公正原则。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是贾政的妾赵姨娘生的。赵姨娘出身卑微且见识短浅,这让探春深感懊恼。

赵姨娘的弟弟、探春的舅舅赵国基去世。按照贾府规矩,要给赵家发放赏银。

在不知贾府具体发放规则的情况下,李纨看在探春的面子上,根据袭人母亲去世时给出四十两银子的事例,也准备给赵国基家四十两银子。

探春不敢冒失地随意处理此事,便让管此事的“吴新登媳妇”拿来账本查看旧例。原来遇到类似情况,家生奴才领赏银二十四两,买来的奴才是四十两。而赵国基属于家生奴才,于是探春按规矩给了赵家二十四两银子。

赵姨娘听说此事后找到探春当面哭闹,认为探春不讲人情,少发赏银是在作践她。探春面对赵姨娘的刁难羞辱,仍然坚持了公事公办的原则。她作为贾府的管理人,树立了自己绝对的公正性,为以后管事打下了良好基础。

探春树立了管理者应有的威严。

探春代管贾府后,其言行举止大不同于往日,她以管理者的身份,即使在梳妆、吃饭这些生活细节里,也场面俨然,不失庄重。她在藐视她的“婆子”们面前,更非一个懦弱小姐。

探春明白“吴新登媳妇”———这个多年管事的“婆子”,打心眼里瞧不起她们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子,想看她们的笑话,因此才没有按时拿来账本,并给出赏赵国基家多少银子的意见。

这明摆着是“旧欺新”“老欺少”。探春当众严厉训斥了“吴新登媳妇”,使她“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最终,“媳妇们都悄悄的议论说:'大家省事罢,别安着没良心的主意。连吴大娘才都讨了没意思,咱们又是什么有脸的!'”

王熙凤的丫鬟平儿的一段话也足以说明探春立威的决心: “正要找几件厉害事与有体面的人来开例,作法子镇压,与众人作榜样呢。……你听听罢,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得众人口声呢。”

大家明白探春要以儆效尤了。

可见,探春要树立作为贾府管理者的威严!

面对贾府入不敷出的现状,探春懂得开源节流。

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会开源节流,为企业带来好效益。探春初次管理贾府,便实施了这样的举措。

当探春知道贾府的许多费用都是重复支出,便减免了重叠部分的开支。

贾府少爷上学的费用原本已经包括在各家二两银子的月钱里,但是每年还要额外给上学者八两银子,这八两银子用来“一年学里吃点心,剩的买纸笔”。

探春认为许多子弟上学不过是为了这八两银子,于是果断减去了这项开支。

贾府的姑娘们每月有二两月银,丫头们也另有月钱,除此之外,每位姑娘每月还有二两头油脂粉钱。探春说:“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

原来贾府的“买办”们,买回的头油脂粉都是劣质产品,丫头们不得不花银子重新购置姑娘们的这些妆扮用品,因此才又多出二两银子。

探春明白了事情原委之后,认为是“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为了避免浪费,探春毫不犹豫地减去了每月交给“买办”的二两银子,为贾府节约了开支。

除此以外,探春还看到了大观园的价值。她将大观园承包给了有管理经验的几个“婆子”,分别打理潇湘馆的竹子、稻香村的菜蔬稻麦、蘅芜苑的香草、怡红院的鲜花……

大观园的“产业”开发之后,用探春的话说,“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子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

用平儿的话说,“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得下四百两银子。”

宝钗也算得很明白,她说:”一年四百,二年八百两,取租的房子也能置得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了。”

探春体恤下属,让能者多得,并利益共享。

将大观园承包给几个有经验的“婆子”管理后,其中多余的收益不再交给贾府的账房,而是直接补贴给了这些“婆子”。就像宝钗所说:“虽然还有富余的,但他们既辛苦闹一年,也要叫他们剩些粘补粘补。”

这种做法,使管园的“婆子”感激不尽,且积极性大增。

在宝钗的建议下,凡是园内做事的人,最后都会有所收获。这种利益均沾、皆大欢喜的做法,更有利于大观园做事者积极维护集体产业。

探春替王熙凤管理贾府,公正无私,体恤属下,思维灵活,一切都井然有序,最终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换在今日,探春一定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女高管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