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2
作为教师成长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能上一节出色的公开课。
我第一节公开课完全是自己瞎弄,不是我不努力,只是那时的眼界实在太有限,学习的机会极其稀缺。
山村小学的老师科班出身的没几个,身边没有好的资源。学校倒也有安排外出学习的机会,大概每个学习有一两次。但那是借着搞教研的机会出去旅游观光。
我印象最深刻的那次是去舟山听课,学校领导对接了一个学校,说是那里在搞什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领导之所以去哪,目的很是明确,舟山的普陀山是风景优美的一个海岛,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日夜期盼,期待早日去聆听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是有机会去普陀山朝拜观世音菩萨。
记得那天学校包了一辆大巴车,一支教师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停驻在舟山的一个小学聆听了两节课。那个老师介绍说,上课很简单,先让学生自己学,学不懂提出问题,老师帮解答就行。这就是充分地表明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他的理论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真的好有道理,这么简单的逻辑我就怎么想不到呢!
回来后实行,如愿以偿地学不来放弃,走老路,自己搞自己的,只是期末总结时多了几行字。我们也没兴趣打听那些“自主”学习的学生考试成绩会如何!
其次附近几个兄弟学校,大家互相传经送宝,请年轻的科班老师上上示范课,供大家学习。隐隐总觉得这些课热闹是热闹,总缺了点什么,就像舞台剧出演前排练好了的,依稀认为课堂不应该是这样的,尤其是农村的课堂,但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完美落幕。
我真正见识好课是有幸认识了于永正老师,尽管只是在录像里观摩他的课堂。那天放学后的教研活动,我们被安排在会议室里听于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内容具体我记不起来。听后,久久回不过神来,那绝对是比一场好莱坞电影还要精彩的视听盛宴!我终于见识到了,好课是长什么样子的!以前我上的课真正是误人子弟,我还以学生考试成绩不错而沾沾自喜。对不起,我检讨,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也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是有名师的,遇到一位好老师究竟有多么的幸运!
自此以后,我想尽一切办法观摩顶尖老师的课堂,只是没有网络的时代,那时的资源十分有限,也没人指点去买点书来看,尤其是农村里的老师,周边是没有搞教研的环境。
那次机会终于降临在我头上。名师送教来到了宁波大市。上课的都是全国顶尖的特级老师,我们学校买了两张观摩票,各个时间段老师们轮流去现场听课。一个下午轮到了我和另一名老师,那是在一个大剧院里,黑压压的座无虚席,执教的是窦桂梅老师,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其中之一记得很清楚——陆游的《示儿》。
窦老师手执麦克风,因为人实在太多,我们校长节省经费买了靠后的座位,只能看见窦老师的身影在台上移动,幸亏音响给力,窦老师又上得激情澎湃,每一句话都听得清楚。我又被震惊到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高度的兴奋,随着窦老师体会陆游的爱国热情,痛恨着南宋王朝统治阶级。
至此,我强烈的感受到一个教师快速的成长,不是自己躲在办公室研究,闭门造车,而是要走出去,且要么不学,要学就学顶尖的名师,顶级的资源。
我们以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殊不知我们的时间有限,生命有限,要花最低的时间成本学习最好的资源。在单位时间内,倒不如直接选最好的。
但是,我们那时候没这样的条件,以致我走了很多的弯路,浑浑噩噩地浪费生命时间。直到网络发达后,我接触到了大量的优质资源,线上的、纸质书的、线下培训的,那几年,我如饥似渴地吸收,专业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也是我生活最充实的几年。
现在,又稍有些懈怠,进入了舒适区,我必须寻找新的领域突破。
生命不止学习不息。我感谢这个时代的科技,让我等草民也有逆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