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保护
上午和朋友去球馆打羽毛球,我们早到先占了一个场地,正在打着来了两个人说旁边那个场地人太多,想向我们“借”场地打一局,等我们队友到齐了还给我们。商量了许久,我们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公共场合,如果让出去,可能就不会还给我们了。后来,另外两个朋友到了,我们没有场地可以用,我就想将“借”出去的场地要回来,去跟对方交涉,结果场地上上大姐听到我的话一下就火了,质问到“怎么是你们的场地了?这是公共场所”我说任何事都是先来后到,我们先到占的场地,这是你队友刚刚跟我们借的,说好了我们队友来了就归还的,现在我队友来了。
结果别人打的正起劲,竟然不愿意归还,还不停地冲我喊叫,我当时火气就上来了,说好了我的队友到了就还给我们的,怎么就真的“如我所料”不归还了?!那一刻,我意识到:原来这个社会不止有我的想象的这么险恶,甚至比我想象的更加险恶,一件小事竟让我决定以后都不会再来这种地方了,真的是什么人都会有,什么人你也都会遇到。有时候不】真的不能做一个好心人,因为你的好心会被人利用,当然被利用也不止一次,所以,才会在内心有所防备。
后来我去了一趟洗手间,我不知道队友是如何跟对方交涉的,回来后他告诉我:他们打一局,这一局还差9个球,打完后场地就还给我们。我的气还没消,站在场地旁边看他们打球,只是看他们合适能够结束,以显示“主人翁”地位。观看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球确实打得好,但此时他们球打得再好也赢不得我的赞誉了,因为他们言而无信,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品质。不好好在,当时跟我们“借场地”的那个人,还是调节了一下,没有让矛盾激化。
我们进入场地后 打球的过程中还是很愉快的,虽然大家球技都不怎么样,但是很啊Q,所以很愉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着这件事,现在想想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自己有点小题大做,甚至不值得生气,但是这件事对本来就对这个社会有点恐惧的我来说确实很关键的事件。我不愿意接触这个社会是因为应付不来,生活在学校、书籍中的象牙塔中我很有安全感,但是我想尝试走出来,却遇到了这么一件事,不得不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简单分析了一下。
首先,我毫不留情地把冲突的原因归结我我情商太低,因为同样一件事,朋友和颜悦色地把它处理好了,而我过于冲动;其次,归结为自己疏忽,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我打球没有场地我是不会跟别人“借的”,因为我知道没有几个人会把场地借给别人,我也遭受过一些拒绝,既然我能够“分享”遭到的却不是感恩和感谢,要回的时候还得祈求,那下一次我大概再也不会这样做的。
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态度,肯定和他们的经历和遭遇有关的,得不到社会强化,那就只能自我保护。正如刘震云在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写道:“这些年杨百顺经历过许多事,知道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