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15

2023-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独自修仙

(提笔之前,很想跟简书说一句,莫忘初心呢!广告是双刃剑,可创币,也可让人离失。)

夜渐深。

回首来时路,年华正盛时心灵青涩,日渐成熟时却已近迟暮。

年始的收获在于,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去读书,还近似饥渴。有某一瞬,仿佛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每周拿着零花钱守在书摊久久不愿离去。

那时候,物质匮乏但心纯净,记忆中成箱的故事会,都是一周一本攒下的。大一点看意林,学校订课外书都是迟来又迟来,最后不来,盼望又盼望,然后失望。书店很远书很贵,书摊不贵但品类少,那些个年月,书真是精神食粮,尤其是对我这种晚熟的女孩,脑子里除了作业,跳皮筋,就是看书,完全不明白男女之间懵懂的情愫。

待初中时,各类武侠,言情小说开始盛行,租书屋成了新欢。情的启蒙应该在琼瑶,岑凯伦写的小说里萌芽。后来听过一句话,说这代人的爱情观早已被琼类的小说扭曲了,不置可否。

或许人的立场不同,感受力就会不同,终是希望为自己的立场找一些佐证来证明立场的正确性。

就像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正见中说,许多对佛陀的教法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佛教是病态的,他们认为佛教徒否定快乐,只想到痛苦。他们设想佛教徒排斥美丽及身体的享受,因为这些是诱惑;佛教徒应该是纯净而节制的。事实上,在悉达多的教法中,并不特别反对美丽和享乐甚于其它的任何概念——只要我们不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而迷失其中。

所以......

对门外的人来说,并没有厚重的真知见解,只凭初识的一点感观见识,确实无法感悟佛法的博大精深。

对佛法的认知程度一直很粗浅,机缘巧合,友发了个公案,婆子烧庵。看着初识时说起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五味杂陈之余,燃起了兴趣。随着与友不时交流,兴趣不减反增,每日更新新知识点,不知真是佛法的精妙,还是意识的转移,心平稳。

友推荐看了李叔同传记,今天看来几章,想来那些耳熟能详的真知妙语都来自于弘一法师。忽然觉得,这些年被俗事搅得心浮气燥,甚至没有耐心去看长文,认知虽不说都浮于表面,但确实丧失了求知心。颓废了很久,自知,却未曾改变,浪费了光阴,荒废了年轮。

或许,人确实会在经历过一些事后,悄悄的改变了性格。或许,人生就是无数次轮回,一念一世界,一梦一轮回。

对情绪的认知,今年尤为深入。

《正见》中说,情绪可以是幼稚的。举例来说,你可能会因为认为别人应该生气却不生气,而感到生气。或者某日,你可能会因为伴侣的占有欲太强而不悦;但是隔天你又因为她的占有欲不够强而不快。所有这些不同的情绪及其结果,都来自于错误的理解,而这个误解来自一个源头,也就是所有无明的根源——执著于自我。深以为然。

————————

随心至,杂乱,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