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色

理解比明辨是非更难得

2019-01-19  本文已影响12人  迷途知返的兔子

如果在亲密关系当中,对方跟你吐槽一件其认为极不公平的事情。你听后,觉得他也没啥道理。你会选择告诉他事情应该是什么样的,批判他的幼稚。还是,默默地吸收他的负能量,安抚情绪,包庇地跟他站在一边,虚伪地讲一个美丽的谎言。

过去做过这样的倾诉者,结果往往得到“客观”地对待,常常以更加生气的结果剧终。

已经受到打击,气愤不已,想着寻求理解与安慰,结果对方以说教方式告诉你,“你本来就是错的,你不要那么矫情了”。

久而久之,亲密关系产生了隔阂。以至于后期,再也不寻求对方的理解。

基于信任与依赖,才会选择向谁倾诉。但对方客观地回应拯救不了脆弱的灵魂,反而唤起了叛逆的潜在因子。

或许过去在倾诉者的角色上扮演得比较多,所以现在更容易做被倾诉者。

身边的好朋友,若和我吐槽什么,如不是原则性问题,我都不会轻易地否定。哪怕这个问题违背了“大道理”。

因为深有感触,可以体会到对方此刻的心情。

与你倾诉,本身不是在寻求正确答案,而是希望获得片刻的理解,在苍凉的人生中获取一丝温暖。

而客观说教者基于自己的公平正义知识渊博见解独到做出了冷漠的回应。这是有些残酷的。

从见识角度,一个圈子里的人,认知水平不会有很大差异。并且,极少的人是不懂得是非观念的。你能明白的事情,对方一般也能明白。别人参悟不到的,也不要装作知道。

所以何必打着客观的名号,去做一些伤害你本该在乎的人的事情呢。哪怕一句话也不要。

非要在一个受到伤害的人面前装作智者,不懂装懂,行为本身也是可耻的。

理解本身比是非选择更难,感性比理性更不易。

人与人之间出境不同、性格品质、行为方式更是不同。不要草率地评价其他人的对错、好坏。更不应该干涉,非逼着他和自己价值观一样,做出的选择一样。

捆绑他人是让对方累,自己因控制对方不成更加心累。于结果不会有益,于自己徒增烦恼。

亲密关系当中,个人总是认为,理解才是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