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很多知识,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学了很多知识,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董晓闲
摘要:如果你足够热爱学习,那么,当你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越多,你就会越难受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种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诸多案例、知识与方法往往存在很多相似甚至完全相反的东西,结果就会让我们不知所措。
实际上,这些东西越多,不管它们是完全相反还是相似的东西,我们应付的压力就越大。
比如我们通过复盘来学习时,如果将复盘总结的方法纳入我们的知识体系,就会发现某个领域有很多方法与技巧,有些非常类似,有些完全矛盾,这些方法与技巧可能要超过30条。
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知识管理,你会发现难度非常之大。
因此,将将这些相似或者完全相反的东西综合成一种整体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只有在整个融合过程中,你才能从中领会到知识与方法的本质。
而联系对比法就是一种实现将相似与相反知识与方法的最好工具。
联系对比法是通过对多个知识、案例、技巧和方法等进行比较,以此找到更合理、更通用的知识、技巧和方法的一种学习方法。
本质上来说,联系对比法就是用于融合知识与方法的。
你可能要问了,这种方法很牛吗?我能用在哪里呢?
晓闲认为,联系对比法虽然并不是万能药,但是,却可以在很多场合都可以使用。
比如在学习知识,遇到几个不同理论派系需要做出选择时;
比如在做科研时,发现一个领域存在好几个理论,需要做出选择时;
比如在工作中,不同的领导给与不同的指导需要做出自己的判断时;
比如通过案例学习某些领域的方法而积累了很多案例,需要总结规律时。
实际上,联系对比法特别适合于情况复杂、研究对象(比如方法、知识、技巧和观点)比较多的情况。
方法
联系对比法该如何操作呢?
具体说来,联系对比法实际上分为2部分,分别是联系与对比。
1.联系法
联系法主要是发现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提炼共性内容,将相同点合并成一个通用规律。
共性东西通常是同一层次的东西,比如一种观念是你该做这件事,另一种观念是你该做这件事,但你要按照方法A来做这件事。
在处理大量相似或相同的观点时,我们有两种操作方法。
A.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通过比较语法结构,找到结构上的异同点。
结构分析主要侧重于观点类似的多个理论的分析。
结构上相同的可以直接合并;结构上不同的,要综合重要内容,而省略次要信息。
比如通过阅读投资书籍来学习投资方法,一些书的观点是新手应该买低成本指数基金,而有些书说新手只适合于长期持有指数基金,而有些书说新手要选择适当的基金。
这3种观点,共性的地方是主语,主语都是新手,只需要合并即可。
但存在差异的地方是谓语和宾语。谓语和宾语应该结合起来看待,在中文的语境下,谓语与宾语不应该完全剥离开,否则会造成理解难度增加。
这里存在3种表述,分别是应该买低成本指数基金、只适合于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和选择适当的基金。
共性的地方是买基金或持有基金或选择基金,意思一致,可以用买基金来替代。
而区别在于低成本指数基金、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和适当的基金。
要将差异内容综合起来,语义变成了选择指数基金,最后观点就演变成了新手只适合于长期持有低成本指数基金。
B.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是一种分析观念以及理论的本质的方法。
语义分析适用于内容相关,但观点不重叠和不矛盾的情况,用于解决结构分析不适用的情境。
比如有两种观点:在学习中要不断地输入和输出;写作文章时要大量阅读。
对于这两种观点,很难通过结构分析而找到观点的共性,但通过语义分析,我们能从中提炼一些通用原理。
在语义分析法中,通过精简语义后,提炼其中的共性内容,在提炼共性内容时,对概念的含义进行转化。
具体说来,应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a.简化语义
第一种观念可以表述为学习需要不断输入和输出。
第二种观念可以表述为写作需要大量阅读。
b.分析概念
学习与写作属于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写作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也是写作的一种方法。
而大量阅读,不断输入和输出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
其中、阅读属于一种输入方法,因为读书是我们从外界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
但输入不能随便具体为阅读,因为输入的方法很多,作者可能说的不是阅读这种方式。
另外,两个观点描述的程度存在一些差异,一种是说不断地,一种是说大量的。
结合观点的语义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语义基本没有差异,“不断地”进行一定会导致“大量的”这一结果,但“大量的”可能并不是“不断地”造成的。
c.转化概念
结合上一步,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观点会出现一种转化。
第一种观点可以转化为学习需要大量输入和输出。
第二种观点可以转化为写作需要大量输入,阅读是一种输入方法。
d.综合概念
最后,我们需要把两种概念融合,观点就演变成了学习和写作都需要大量输入和输出,且阅读是一种输入方式。
两种观念的共性是输入方式,如果两种观念都是可信的,那么,写作和学习都需要大量输入就属于通用规律;但值得验证的观点是写作是否需要大量输出以及阅读是不是一种输入方式,这两种观念需要在后续学习时进行验证。
2.对比法
对比则是通过发现存在的不同点。
主要应用于观点存在矛盾的地方,比如观点A说要做a;观点B说不能做a。
对于观点出现矛盾,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分析。
通常观点出现矛盾,一定是3种情况。
情况一是在矛盾的观点中,判断的前提是主观的或者错误的。
情况二是在矛盾的观点中,存在一种观点是错误的。
情况三是在矛盾的观点中,存在一种或多种观点中逻辑推导是错误的。
对于情况一和情况二,不论前提是主观的或错误的,还是观点是错误的,都需要我们把所有错误观点剔除掉,然后再进行分析。
比如有2个观点相互矛盾,观点1是说酒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不能喝酒;观点2是过量喝酒确实是有害的,但只要控制适度的量,酒还是可以喝的。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过量饮酒对人的健康有害,但只要喝的量不多,对人是没有害处的。
观点1中的前提错了,属于前提错误的范畴,所以,观点1应该直接排除。
观点2可以通过语义转换,简化为喝酒要适量这个观点。
对于情况三,要将逻辑推导修正后,在对矛盾的观点进行语义分析,转化语义,直到找到合理的观念为止。
比如存在2个矛盾的观点,观点1是股市有风险,我们不能投资股票;观点2是股市有风险,有经验了,才可以做股票投资,可以选择长线投资。
观点简化后,会发现二者存在差异,观点1是说股票不能投资;观点2是说股票可以投资,前提是有经验,且应该长期持有。
那么二者观点如何平衡呢?
A.补充推论
观点1可以转化为:股市是有风险的,因为不具备控制风险的能力,所以,不能投资股票;
观点2可以转化为:股市是有风险的,如果有经验,可以做股票投资,可以选择长线投资。
B.语义精简
在语义简化时,可以将不相关的信息先剔除掉。
观点2提到了选择长线投资这种方式,但观点1未提及,在语义精简时应当先剔除。
观点1简化为:股市有风险,因为不具备控制风险的能力,所以,不能投资股票;
观点2简化为:股市有风险,如果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做投资。
C.补充语义
由于观点1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对观点1进行语义补充。
而对于观点2,经验的意思其实并不清楚。
从字面意思看,经验一般是指有过相应的经历且从经历中获得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而结合语境,我们可以将有一定的经验的意思转化,从整句话来看,可以理解为有一定的经验讲的是在曾经的股票投资经历中获得了控制风险的成功方法。
因此,观点2就可以表述为股市有风险,如果具备控制风险的经验,就可以做投资。
在补充语义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观点2的上下文)去判断补充语义是否正确。
D.融合语义
观点1表述为股市有风险,因为不具备控制风险的能力,所以,不能投资股票;
观点2表述为股市有风险,如果具备控制风险的经验,就可以做投资。
将观点1和观点2融合,就演变成:具备了控制风险的能力,就可以投资股票。
在融合语义后,你可以根据情况把其他的内容(比如做长线投资)补充进入。
要求
在应用联系对比法时,需要把握几点要义。
1.建立联系不要过度
使用联系对比法将事情联系起来时务必要慎重。
联系是有节制的,一般主要用于将同一个领域的东西联系起来。
而对于不同领域的东西,建立联系与对比要格外慎重,适合于一个领域的东西很有可能在另一个领域属于谬论。
比如自然科学领域的很多原理可能并不适合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中,而公共领域的很多很多道理并不适合于推广到个人的心理学领域中。
其中非常受人诟病的就是一些自然科学理论往社会学的极端推导。
比如自然选择理论(物种进化理论,意思是在生物的漫长(长达数百年)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物种会活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物种会灭绝)目前已经受到了人类的普遍认可,而有人却过度联系,将这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推演到人类社会发展中,推导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如果社会达尔文主义进一步极端推导,就会演变成种族灭绝主义的思想。
2.建立联系时要取舍
在建立联系时,保留通用的、共性的和主要的,舍弃特殊的、次要的和已经掌握的。
通用的和共性的东西往往具有普遍适应性,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场合,而特殊的东西往往只在非常狭窄的情况下才成立,而我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通用原理,所以,要舍弃特殊的,而保留共性的和通用的。
另外,学习知识通常应该把握知识的主要内容,而忽略其中的无关内容以及次要内容。
比如在学习知识管理方法时,知识管理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骤则是主要的,而知识管理的工具的操作教程相对而言是次要的,所以,在用联系对比法学习知识管理时,最开始要有意识地剔除知识管理工具的操作方法的学习,而应该先集中精力去掌握知识管理的精髓和方法。
如果在学习知识时,遇到一些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也可以先剔除掉,实际上,我们在学习中,会遇到大量的方法和知识,如果已经掌握的还保留着,会造成我们学习压力的急剧提升,对学习是不利的。
案例
最后呢?晓闲会用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该如何使用联系对比法这种方法。
刚工作一年左右,关于个人成长,领导给与了我一些建议。
公司老板的建议是“你要多读书”,这位老板自己就很喜欢读书,而且从阅读中学习不少东西,而当时一位公司副总听到老板的建议后,他跟我说“你要少读点书,读书的时间还不如放在历练上”,而这位总监实际上自己看书就很少,但他非常厉害,公司上下最佩服的一个人就数他。
最后,你们猜猜我选择了谁的建议呢?
我选择了继续做阅读,看起来,我听了老板的话而排斥了副总的建议。
但实际上,他们的建议我谁都没有全部听,因为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都不是真理,但是存在一些合理的地方的。
其中,老板的话字面上看是正确的,多读书对人有好处,但他的观念中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阅读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上学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对我们的能力帮助并不大。
所以,将老板的话说完整就变成了“你要多读书,但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才有用”。
而总监的话是说“读很多书其实并不能转化为一种能力”,换句话说,阅读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转变成一种能力、方法或者技巧,那么读书就是无用的。
总监的话传递的是实用主义的思想,能够提升能力的才是有用的,而不能提升能力的则是无效的。
所以,我采用联系对比法将老板和总监的观点融合起来了。
实际上,老板和总监的观点并不矛盾,但两者完全不同。
老板的话简略为:读书是有用的,但需要正确的读书方法。
总监的话简略为:读书有没有效果,取决于阅读掌握的东西能不能转化为能力。
合二为一看,观点就变成了“只要能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变成自己的能力,就应该多阅读”。
这么讲的话,我们该怎么做呢?
有一种有效方法是读书后将书中方法应用于工作中。
所以,当我结合自己的情况看时,我从老板和总监的观点中提炼出的观点是多读书并多应用。
以上就是晓闲对于联系对比法的认知,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最后,晓闲依然希望朋友们继续关注晓闲的文章,喜欢的欢迎转发和评论。
我是董晓闲,我在这里等你
本文已经在我的简书【董晓闲】与微信公众号【董晓闲】同步更新,希望朋友们有所收获,欢迎留下你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