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童年旧事文艺调频

欻拐

2018-02-23  本文已影响423人  爱做美梦的懒猫
小巧的羊拐

欻(chua,一声)拐是几十年前的女孩最喜欢的游戏之一。至今回忆起来,还能隐隐听到沙包飞起的沙沙声,羊拐落地的欻欻声,失败时的轻嘘声和精彩处的欢呼声。

我们欻拐的场地就在家门口合作社的石头台阶上。那里晚上会亮一盏灯,直到值班的人去睡觉。

反着柔和灯光的台阶上常见几个女孩叽叽喳喳挤在一堆儿,灵巧的手指翻飞如燕。灯光下的场景随着季节的推移,从夏虫飞舞到秋风萧瑟,再到雪花纷飞,春风拂面。如此轮回,似乎永无止歇。

拐分猪拐和羊拐。猪拐蠢笨粗大,品相随意,大小不均。羊拐玲珑秀气,色泽光润,精致小巧。

有很长时间,我们渴望一副羊拐而不得。时至今日,看到一个小小羊拐,还会怦然心动。别说羊拐,就是凑齐一副猪拐,也是难而又难的。

小时候,家里养猪。但只有春节才会有肉吃。偶尔,我们会从带骨猪肉中吃出一个猪拐来,那简直是中了头奖。中奖的幸运儿托着那颗胖大难看的猪拐一蹦老高,连连高呼:“猪拐!我的命太好了!”没中奖的只有羡慕的份儿,就连吃到嘴里的肉香都打了折扣。

连猪拐都凑不齐的时候也有,只能拿杏核当替代品。

原以为只有北京农村的女孩才欻拐,后来和同事聊天时才发现,八十年代前出生的北方女孩不分城市农村,小时候基本都玩儿过拐。最让我羡慕的是内蒙的同事,她说小时候羊拐多的是,根本没人欻猪拐,更没听说欻什么杏核。

更牛的是东北的同事。她说,欻拐起源于东北,在东北叫欻嘎拉哈。“嘎拉哈”和金代的梁王金兀术有关。相传,金兀术少年时进山打猎,几经磨难,终于猎下四种最凶猛的野兽的髌骨。女真人为了让后代像金兀术那样勇敢强悍,便让孩子们抓玩野兽殡骨“嘎拉哈”。

幸亏几十年前的我并没听过这个传说,不然,胆小如鼠的我保不齐欻着欻着,身边就会冒出些阴风鬼影出来败坏兴致。

我欻拐的技术和热情和姐姐不能比,而三姐又是三个姐姐里最热衷于玩儿的。因此,在我的记忆里,那翻飞灵动的手指,巧笑欢呼的声音,灯光下年少单薄的身影都是三姐的;大姐二姐是隐在幕后的高手;我,只是一个忠实而投入的追随者。即便这样,我也感到快乐无比。

记忆里欻拐的主角是三姐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因为欻拐,三姐被当时的大队长夹在肘窝里一路夹到大队关了起来。胆子没有针鼻儿大的我哪儿经得起这样的惊吓,于是那天的记忆就显得异常清晰。

那天,不知什么原因,合作社的灯早早关了,正玩到兴头上的三姐眼看胜利在望却忽然败了兴。三姐啪啪使劲拍门,大叫:“开灯!”。

门里没有动静。按捺不住火气的三姐抬脚踢起了大门板。三两下之后,三姐和值班的隔门对骂了起来,一起玩儿的孩子吓得溜回了家。

终于,值班的在三姐强大的攻势下败了北,偷偷从后门溜出,跑到大队告了状。于是大队长就夹走了愤怒中的三姐。

看到三姐在队长的肘窝里徒劳挣扎,我只有跑回家请救兵。姥姥一边骂着这个不听话的“疯丫头”,一边迈开小脚儿出了门儿。

后来,姐姐们大了,不再欻拐,我也渐渐失去欻拐的兴致。

忽然想,哪天我们姐妹几个聚在一起,在自家亮堂堂的客厅里,欻一副漂亮的羊拐又会是什么感觉呢?


后附:

欻拐规则

拐有四面,窄的两面里,鼓的一面叫平儿,凹的一面叫针儿。宽的两面里,鼓的一面叫鼓儿,凹的一面叫坑儿。

第一个环节,游戏者用猜丁壳的方式决定玩儿的顺序。

第二个环节,欻拐。一把将四个羊拐洒在平台上,开始计分。冲上的面都一样计40分;有两对面分别相同的记20分;有三个面一样的,记10分;四个面各不相同没分。

第三个环节,搬针儿。

欻满100分的开始搬针儿,游戏者把沙包高高扔起,沙包在空中的短短几秒钟里,要把四颗羊拐全摆成四个“坑儿”,成功之后,再扔起沙包儿依次摆出四个“鼓儿”、“平儿”、“针儿”,然后再全部欻起来,就算赢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