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情仇读者lll

品读《弟子规》(六)泛爱众

2021-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读者Duzhe

《泛爱众》,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五门课,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这是指交友。爱人者,人恒爱之。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和同一块土地上。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因为人们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相貌。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名望自然会大。因为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也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别人有才能,不要心生嫉妒,随便轻视毁谤。

不要谄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无礼。不要厌弃过去的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且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当别人正忙着没空时,不要因为自己有事而去打搅。当别人身心不安时,不要跟人家说话去打扰。

别人有短处,千万不要到处宣扬。别人有隐私,绝对不能说出去。

称赞别人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别人知道后,就会因此受到勉励而更加努力的去行善。

宣扬别人恶行,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如果由于过分的厌恶痛恨而一味的去宣扬,就会招来祸害。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人在道德上就都会有缺陷。

拿人家东西和给人的东西特别要分得清清楚楚。给人家的东西要多一些,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些,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

打算怎样对待别人,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果是我愿不愿意做?如果自己也不愿意做的,应该马上停止。

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也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要宽大为怀,尽快忘掉它。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对待家里佣人,最重要是自身品行端正。品行端正固然重要,对人还要仁慈宽厚。

用权势去压服别人,别人就会口服而心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无话可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