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懂你的好意,我只是在防御
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聚会,A说起来自己的孩子吃饭挑食肠胃不好,B听了后很是关心,加上B常年接触一些育儿方法和家庭治疗的理论,脱口问道:“你当年怀孕期间是不是和周围亲近的人出现过很大的矛盾?”A犹豫了下还是点头承认。
B仿佛得到了肯定,继续对A说:“小孩子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和母亲有着直接关系,不光是教养方式还包括之前母亲和周围的人的人际关系。你现在想要减少你孩子身体上的不舒服,必须自己去和别人和解,你要去和起冲突的一方道歉,这些都是你的错。”
B不停的说,全然没有注意到A已经彻底黑脸,等到B彻底说完,A一言不发,还好有朋友及时岔开话题才使得场面不那么尴尬。
事后,A坦言:我知道B说的都是出于关心很好意,但是她的那些指责的话让我我真的没有办法继续沟通,我当时只能通过沉默的方式尽可能不让自己反驳产生更大的冲突。
弗洛伊德首先用防御的概念来描述自我对不愉快的情感或者痛苦的念头进行自我抗争的过程。
在心理动力学中,防御是自我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就会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如否认、投射、转向自身等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和自己或他人相处产生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明明一方出自于友善的关心,另一方却感觉不舒服进而防御机制被激活呢?
通常在一方关心的过程中,他们急于表现出“为你好”的姿态,提供看上去有效的建议,然而这在接收方看来,这也是一种否定——你在否定我的想法和情绪,你觉得你的建议是更优化的。当感受到被否定的时候,防御机制瞬间被激活,直接通过争吵或者沉默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自然会留下另一方一头雾水:明明我都是善意的而且是有道理的,为什么你一点都听不进去呢?
如何减少防御机制下产生的冲突,更好的体会到另一方的善意呢?
首先,争吵中意识到自己是防御的状态之后,先进行自我觉察,安静下来,不是立马就反驳。
接着,明确的告诉对方,我知道你说的很有道理,理解你的苦心,但是我现在做不到和你心平气和的交流。你会发现,当自己软化的时候对方也会柔和很多。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不要将情绪过于扩大化。很多时候,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感觉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的时候就难免上升一个高度:
你只是随便丢了下袜子,女朋友不停的唠叨会让你认为她很不满意你;
你只是一个数据处理错了,上司的态度让你觉得全盘被否定;
你只是想和朋友吐槽一下,她却说这没什么大不了你应该怎么改,这让你觉得她很不接纳你。
这个时候情绪已然从一扩大到了五甚至更高,为了对抗这种不愉快的体验,自我会采用否认、投射、退行等防御机制,矛盾自然升级,以至于双方都觉得,没有有办法好好说话。
这时,需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这只是一个事情,我可以试着回归到这个事情本身看看我们彼此出发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帮助你更好的体会到对方的善意,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你意识到自己在防御并且合理应对这种防御,进行积极沟通处理的时候,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每次防御机制的出现都会让你更好的接近自己,靠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