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上211、985的大学,但我不自卑
今早醒来,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说的是一个从小农村考上衡水一中又考上复旦的学生在思考人生。她觉得自己自卑,相比较于那些比自己更有才华的、家世更好的、长得更漂亮的、人脉更好的人来说,自己真是自卑到了骨子里。
之前还有一篇人大学生写的《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相比较而言,我个人觉得人大学生这篇更能抓住我的共鸣,因为里面剖析地更深刻,具体到我真的每天都在经历的,更接地气,最后的那句“其实恨的不是怀才不遇,而是名校光环撑不起自己那颗被虚荣填满的心”更刺眼(虽然我不是名校学生,姑且可以把“名校”换成大学、研究生吧。)
然而看完复旦同学写的这篇文章,就没有太多感同身受,自卑很多人都会有,只是,我没有像坐着那么深刻的感受到自卑并且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图片源自网络比如作者说她高考最后“努力了两年半,也没考上清华北大,其实就差两道选择题,自卑的心理问题还没有解决,就不得志的来了复旦”。
这让我这个本科什么都不是的学校学生“自惭形秽”,考上复旦都是将就、不得志地去了,那我这种还庆幸擦边考上一本的人是不是太没追求了?只有我们这些基层同学才懂得痛:复旦出来的同学真实地有着更多一些的优势。讲真,面对公司讲明了只要211、985的学生,面对考研调剂时人家只要211、985的学生的时候,你就懂,复旦的朋友们真的不用自卑了。
我这也并不是说双非的我们需要自卑。学校是分等级的,不可否认,好的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就是多一些,然而无论自己处在哪一种,但最后困住自我的还是有限的视野。
上211、985并没有什么多了不起,上什么都不是的大学也不代表该自卑的一无是处。人各有命,过不上腰缠万贯的生活,那就在努力的路上尽力享受当下的生活,我们摆脱不了世俗,究竟是臣服于世俗被牵着鼻子走,还是笑看世俗过着自己的日子,需要自己磨练自己。
高中就是纯粹的学校,成绩定输赢;大学是半个社会的学校,会看到社会的一部分影子;而社会比这两者残酷太多,无论是拼老命才能付上的首付还是等上十年八年都摇不上的号。社会就是残酷的,必须要认清这一点,然后才能更好的往前走。而且也不会给你太多的功夫伤春悲秋,你停下来自然有人扒开你然后向前走,人家可不一定惋惜你、同情你,顶多你瞥一眼,然后继续向前。
图片源自网络作者后面说:“有的初中同学,念了中专,嫁了人,生了孩子,领了一个月两千块的工资,我觉得很惋惜,又有一点点很可耻的庆幸。”看到这里我又笑了,我有时候跟同学聊天也会说,当年如果没考上大学,也许也就早早结婚生子了,在小城市过完一生。
但是,我们好像没什么资格去替别人感到惋惜,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那些在你眼里一辈子被困在小城市的同学朋友忙于奶孩子居家做饭,人家如果过得很满足、很幸福快乐怎么办?人家从未感到自卑,而在一线国际大都市的你为前途苦恼因为offer焦头烂额,满心自卑。这么看来,谁比较惨一些?谁需要庆幸?
其实没有人。你有你的精彩人生,我有我的安稳平淡,只要各自知足,那对自己也许都是最好的选择。有功夫替别人惋惜?不如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图片均源自网络作者的自卑很多时候来自别人比自己优越的外在条件,比如上千的包随便买,比如五百一顿的饭随便吃,比如人家比你美,男朋友还又帅又有钱又优秀。作者应该没有男朋友吧,不然男票看到这句心里会五味杂陈吧?我们总看到鸡汤说,要让自己更优秀,这让样才会遇到更优秀的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高攀或者低就总是会心理失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看到花钱不眨眼的人我也会羡慕,因为我目前还做不到,我会告诉自己:那就把它当做一个目标种在心里,然后努力浇灌,未来摘果子呀~
有时候自卑因为不知足,因为要的太多得到的不够,但别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文章下面有评论说:说到底还是坐着太在意世俗关于成功的标准。说到底还是自己心理失衡、不够强大。
自卑是否也是因为没有坦然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呢?我觉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是铁律,不代表你上了衡水一中上了清华北大复旦人大就是多厉害的角色了,哪怕你是哈佛牛津剑桥,比你厉害的人仍旧比比皆是。而且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软肋,用自己的软肋跟人家的盔甲比,当然一败涂地,何必给自己自找苦吃呢?
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缺少什么的时候,不应该浪费时间地去自卑、去埋怨,而是化欲望为动力,努力朝着自己想要的一切前进。这一路,自己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勇敢。
PS:对文中的故事保持怀疑,因为它是一篇有目的性的爆文,就是为了爆款而爆款的⋯⋯但也感谢它给我带来的这些小思考。
个人意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