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

2022-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悦静岁月丨心理咨询师

家长问:

“我上初中的女儿好像有对男孩的朦胧好感,心思不在学习上了,我也知道青春期的情素很正常,可我还是怕她谈恋爱,道理我也讲了,可她压根听不进去,李老师,我到底该拿孩子怎么办?”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对孩子劝说施压。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很多父母一辈子对孩子做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有问题,让我来纠正你,让我来教导你……我都是为了你好……

简言之我答:

你究竟如何看待青春期孩子间的朦胧情素?你对此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分享感受比讲道理实用太多。比如你曾经的故事中有怎样的积极意义,或者不良影响或后果。

安全信赖的关系:我跟孩子现在关系怎么样?是不是适合对话的环境?

互动中:着重关系感受层面的工作,让孩子感受到“我”是可以放心的,“我”是安全的,“我“是被支持着的,“我”是被保护的…她就不需要再树立很重的一个抗争机制来与你抗衡。

试想:父母如果不学习,怎么会懂孩子,怎么去支持到他?

父母对青少年的重要性表现在:

*温暖、关心和爱

*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给予足够的情感上的支持

*以身作则,家长需要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示范

*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家长需要看到并理解青春期孩子的需求:

*青少年只会在自己乐意的时间与你交流

*有时候青少年只想独处

*青少年讨厌审问式沟通

*沉默表明家长没有理解他们

*青少年想有话语权而不是听话

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父母必须学会问自己一句:“我真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了吗?我是不是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转嫁给了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