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咱们说说话
再回深圳,温度还没有完全升回来。在十几度的温度中,还是能明显的感受到潮湿,庆幸的是,在出国之前,没有巧遇令人厌恶的“回南天”。年前,我休假回家之前,在深圳集中呆了一阵子,也说要找个时间来写写这个感觉熟悉又陌生、令人喜欢又胆怯的城市。5年了,欠它的,要补上。深圳,咱们说说话。
(春节前深圳北站拖行李回家的匆匆行人,也包括我)我是2011年来深圳的,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虽然户口落在了这里,但这5年期间能在这里扎扎实实生活过的日子也就不到1年半的时间,几年间,断断续续的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停停走走,顺道参与和见证了这个以“快”著称的城市在这几年又一波的变化。
要说为什么来深圳,我可不矫情地说是什么为了梦想、为了闯荡、为了在一线城市体现人生价值的大话,当初来,也就是毕业签了个深圳的工作,也就来了。在当时概念里,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是一个不用懂粤语也可以生活的城市,是一个有海的城市,是一个房价在3万左右的城市,是一个有很多国内知名企业的城市……所有的感官印象,都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对它的评价。这就仿若是一个媒人在给自己介绍对象,毕竟对对方还不了解,媒人说是什么,在印象里也就觉得她就是这个样子了。而深圳究竟应该是什么,还是要慢慢相处。其实一座城,就是像人,他只要存在,总会有人爱他,也总会有人骂他,而这些爱与恨有时根本不重要,关键的是看我和它之间无它性的情愫。
我们当初大学毕业后来深圳的直系同学不少,大概有十四五个人,也号称是“深圳帮”了。但是从我来深圳的第二个月开始,就有小伙伴开始陆陆续续走了,到现在留在深圳的还有5个。这是一个缩影,深圳的快,在于不断的补充新鲜的元素和活力,又不断的淘汰与之不适合的方式和存在。而文艺点儿讲,似乎是用连续不断的“梦想”大浪,吞噬着残喘苟且的“现实沉沦”之沙。所有的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在这个城市似乎都不应该用绝对的口吻去鄙视和嘲笑。这五年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变化都多少与这座城市有关:微信、滴滴打车、顺丰快递…… 而所有的墨守陈规,在这里倒是应该值得反思和批判,不管你现在是坐拥多少资产,有多大的成就。
前段时间,我们“深圳帮”仅存的几个人当中,有一个突然给我说,也开始犹豫到底适合不适合在这座城待下去了。虽然在这里享受了便捷的基础设施,有触碰世界的机会,但是生活,总归还是要有一个基调,不断变化的节奏带来新鲜感,不过,就像汽车行驶需要燃料,生活的精彩也需要不断靠激情和新鲜感来维系。可是,当对深圳逐渐了解之后,就发现你对它的爱似乎总是被它的“高冷”所牵制着…… 年后深圳的房价又创了新高,9万一平的新房在深圳依然是势如破竹的售卖着,可以看出,一批在深圳淘金的追求者,又把它的逼格提高到新的高度。房价,其实在很多年轻人心里并不单纯意味着数字和财富,它其实是一扇归属感的门。5年间,获得这个归属感的难度系数平均提升了两倍。
我在深圳如果有时间会习惯去压压马路,看看这个城市街上的行人,想着他们会发生着与深圳怎样的故事。我中午去吃饭的时候,应该在我旁边坐着的是一个创业小团队,其中teamleader是一个大概40岁左右的大叔吧,他依然用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在分析着互联网行业的种种机会,谈着全球的经济,渲染着大数据、电子支付、电商平台等热点的互联网概念,描绘着美好的蓝图;而其他小年轻们,都专心地听着,我想他们心里一定是崇拜,一定是十足的信心,感觉未来已经开始握在手上了。 虽然我觉得大叔说的基本上我都不认同,但是像偶遇这样的小团队,对未来、对时下高谈阔论的概率,在深圳这座城,是非常之高。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党号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缩影,也许也是浮躁、轻狂的表现。 与此同时,我也在深圳遇到一些有意思的朋友或是工作伙伴,他们是我读书时从来没遇到过的一类人;他们的ideas很多,很时髦;他们的生活很健康,很充实;他们的态度很积极,很阳光;最关键的是,因为有他们,让我感觉世界的每一次跳动,每一项国家政策的出台,都和我们个人是息息相关的。深圳,从某种意义上,把生存、工作在它怀抱里的人们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深圳的高冷,就像前几年火过的那句网络流行语 “我只能帮你到这了,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11年才建成的新高京基100,15年就被平安给超越了。图片来自网络)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标签我觉得还是比较强的,我们的消费观念、择业观念、生活观念、置业观念相比我们父母那一代变化了太多太多。在深圳这样的年轻城市,大家就更敢于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生活,我是感觉我们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拉近。去过一些国家,其实到头来,却发现生活最方便的还是在深圳(这个已经抛除了文化、饮食惯性方面的因素,只是客观的评述)。如果它能够再温和一点,不那么“快速”的变化着,也许会更宜居一些。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深圳真的就像挥之不去的”梦中情人“,一旦在这里曾经用心的生活过一段时间,似乎很难去否定深圳的”好“。即便自己最终迫于房价也好、家庭安排也罢,离开了深圳,但是深圳对每个人的影响或者记忆一定是持续的。
有好多文化人会说深圳是没文化底蕴的,这个是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远远优于深圳的。但是我是觉得,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其实需要的更应该是活力和公平,而这个和我们年岁差不了太多的城市,和我们一样,在焕发着它青壮年时期的勃勃生机。这本身就是好事。好在中国是大国,文化的体验和生活工作其实是可以割裂开来的,城市之间的距离也随着新时代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而变得没那么“遥远”。深圳的所谓”轻浮“其实也正是它没有厚重历史束缚的优势。
前几天下班,突然看到一栋楼树立了起来,我问同行的同事,什么时候盖起来的?她说,我要不是提醒她,她都没注意到这多了一栋楼。也不知道是深圳的速度太快了,还是我们的工作太忙了。每个在深圳生活的人都希望深圳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我想,在它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去思考,我们该怎么也变得越来越好。
深圳换工作的频率我没看过统计,但我猜想一定是名列在全国前茅的。这里集中了太多的知名企业和新兴行业,有一片政策和经济的沃土支撑着一批有梦、敢干的年轻人在这里打拼、落根。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说她前段时间离职之后,才发现特区的天是多么的蓝,特区的空气是多么的清新。其实像我朋友这样的境遇也不在少数,很多超过几万人的超大型企业,依然是有很多员工起早贪黑不见阳光的工作着,甚至是周末节假日。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是不赞同这种生活方式的。但是存在即合理,很多年轻人愿意透支着青春和时间在换取一种叫做“个人价值”的东西,也许是因为他们能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或是一个职位、或是一笔客观的薪水、或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或是一种难以描述的成就感。这就是深圳赋予的一种氛围——你总能在这里看到希望,你总能在深圳看到比你现状更好的公司或者能力更强的牛人,你总能找到比你薪水更高的工作…… 所以,机会多了,人就不“踏实”了。而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人才的流动,或者跨行业的交汇,也给每一个传统行业融入了新鲜的思路和方式,从小单元的层面为深圳的创造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所认识的在深圳的朋友,大多都会有一个期望,会有一个愿望,或者是有一个梦想。这种状态,是难得可贵的,因为每个人的状态是“活”的。人面对压力和陌生环境的时候有两种状态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是逃离,一种是兴奋。这两种状态的人都挺好,逃离是为了迅速的做出二次选择,兴奋是为了内心的坚持。最担心的状态其实就是温水煮青蛙。而深圳,就像一个大熔炉,包罗了年轻人的梦想、年轻人的绝望、见证了年轻人的斗志、年轻人的堕落。天堂向左,深圳向右,这不是文艺的描述。
我和一个朋友下班去星巴克喝了咖啡,又吐槽了一下狗血的现实,闲扯了两三个小时,出来的时候,天色已晚,略凉。我问,那你还喜欢深圳么? 答道:若忽略房价,我还是很喜欢深圳的。其实我的答案应该也是如此。
一个城市是有一种精神的,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是与它有情感共鸣的。也许爱它、也许恨它、也许在它的怀抱中迷失,但匆匆易逝的年华和青春,沉淀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之中。当你从车窗外看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也许还无法踏实地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还无法把它与孕育自己长大的故乡同日而语,但是,总有那一个刹那,会因为自己正在或曾在这个中国最“年轻”、最奇迹、最快速、最疯狂、最创新的城市“闯过一把”,而能踏实的泛起一丝微笑。
我们把深圳帮的小群改了个名字,只要在深圳稍微停留久了,都会知道这句话,叫做“来了就是深圳人”。
(京基100真的像剃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