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管理

非暴力沟通:蒙蔽了爱的道德评判与进行比较

2020-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知行铭记

是什么蒙蔽了爱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出了“异化的沟通方式”这个概念,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就是某些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如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等,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让人们更易于不自觉的进入暴力沟通的模式。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我们经常不自觉的使用了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的言语进行沟通,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比如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而用这样的异化沟通的方式进行沟通,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迟早也会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不评判很难,但也是非暴力沟通中的重中之重,评判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无非就是更多的情绪和不满,那么如何练习不评判,何不尝试每次把对他人做出的评判,换成是对自己的评判做感受。我有时候也会做这样的尝试,脱口而出之前,想一想,如果是对方给我这个评判,我自己会是什么感受呢?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说“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他给初学者介绍了几个练习。

在比较中,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活得很惨。有一个老梗,叫“别人家的小孩”,这也许是我们这代人中许多年童年里的共同回忆(也许有的到成年依然如此?)。

进行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一个人嫉妒久了,长时间的压抑状态下,心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影响日常的生活。所以说我们要克服嫉妒心理,我们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过去,也会有独特的未来。

当我们想通过比较去评判他人或评判自己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人生是一个复杂系统,任何一丝的不同,可能都会带来千差万别,大洋彼岸的蝴蝶煽动翅膀,可能给这头带来一场惊涛骇浪。这就是蝴蝶效应,人生也是如此,既然如此,那么有限、局限的比较评判,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人生不具可比性。

通过觉察、感受,来化解暴力沟通,减少乃至不要做评判,做到很难,但稍微努力就能化解许多的冲突矛盾。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明天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