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想读书让生活美好国学与传统文化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45章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63人  Recycler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意】

事物的表象往往与内涵不一致,但这不影响事物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就如同最充实的东西好像很空虚,但它的作用却不穷竭一样(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老子以此说明了“清静无为”的治国原则。

【译文】

最圆满的东西就好象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实的东西好象空虚的一样,可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象是弯曲的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象是笨拙的一样,最好的口才好象是不善言词一样。清静战胜躁动,寒冷战胜炎热。清静无为便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长。

【我思】

一个圆满的家庭,在外人看来,还有点残缺。少车子、少洋房、少钞票,但是自己觉得十分圆满。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句话。在众人眼中或自己眼里自己看似残缺,但是自己很知足,感觉很圆满。看似很空虚,但是内心无比充实。看似有点弯曲但是觉得已经很直了。看似很笨拙感觉很灵巧。这里能体会的知足、满足、差不多的心态。

“差不多就行,已经很知足了”这是我们在遇到残缺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满足于已有的利益,对那些错过或得不到的利益,我们不去在乎不去想。

无欲望和满足相结合,就组成了我们事前事后的态度。顺其自然不妄为,听从天意,做自己能力内的事。事情的结果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有好有坏,对于好结果,我们应该谦虚,让态度上处于劣势。对于坏结果,我们也应正确看待,体会其中的收获。再坏的结果也能让自己成长,再坏的结果能让自己看透彻的能力,再坏的结果也是一次故事一次经历。

只谈了事前事后,事中呢?我们应该做什么?顺其自然,还是努力工作呢?一个人不紧不慢一天可以种十棵树。只要安排一下计划,抓紧一下时间,努力工作一天可以种二十棵树。我有个疑问,这种努力算是欲望吗?按照老子的想法,这种努力算是一种欲望。养生的概念,也不需要费脑子想计划,不急不躁的工作,这是最自然的状态。在我看来,只要在能力范围内,还是要努力的。努力的结果有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不一定要自己一个人消费,可以用来资助更多人。资助帮助了能力不足的人,也助长了懒惰。任何抉择都是双刃剑。做好自己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清静和躁动,寒冷和炎热,分的清那个更重要吗?两个相反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老子认为寒冷战胜炎热,我怎么认为炎热可以战胜寒冷。寒冷和炎热,每个拥护者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例子。阳光可以融化冰块,海水可以冷却岩浆。谁更厉害呢?说不清。老子是通过观测生活得出的结论,还是为了符合自己的理论有意识的找的现象。人们在坚信某个道理的时候,会在意和道理有关的现象,和自己观点相违背的现象充耳不闻。说的简单点就是认死理。有些版本的原文“躁胜寒,静胜热”可以找到生活体会,不过与后一句的联系就不协调了。

老子宣传自己的自然理论,近乎痴迷。总认为选择消极的一面,就是长久生存的方式。与人不争固然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式。你不与别人争,不见得别人不与你争。生活总是存在各种可能,消极只能说相对安全的方式。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敛。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经常有意地欠缺,做人做事留有余地,不要打到极点,万事不要做绝,这正是在自我人生中保持圆满的一种策略。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通过静可以达到自己设想的最高通知阶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