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春花日日生(71)
春草春花日日生(71)
焦小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a642149aa7bca767.jpg)
唐代的河东道是牡丹的发祥地,唐高宗下令将牡丹花从河东汾州移入到长安,这才成为了以后时期牡丹花在唐朝繁荣的起源,也是这样,唐朝人民才正式开始注意到牡丹花的魅力。
在后来的武则天时期时,更是将大量的牡丹花移植到她所居住的洛阳,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北方人的南下,牡丹花也被带到了江南地区,开始在唐朝人的视野中大范围的出现,牡丹花也因此在唐朝人民的生活中开始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唐朝从上到下,几乎将牡丹花会,变做了一年一度的必须。形成了倾城看花的热闹。牡丹花花期长,花朵大。与其说牡丹是贵族的,实际她更是平民的,全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5f8c5e310891fc5e.jpg)
唐朝人将牡丹说做奇花,他们说,春天里它不开放,却在春天收尾了,才看见她姗姗来迟,来得虽然迟,却将春天掀起了另外的高潮。
唐朝在此基础上赋予了牡丹花,牡丹花代表着唐朝人,渴望长久安定,太平盛世的一种心愿。所以牡丹得到唐朝人的厚爱,是有民众基础的。他们认为牡丹是上苍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牡丹既可以观赏,入药,还可以食用,唐人对牡丹狂热,使得牡丹有了更高的投资价值,热爱的人往往不惜重金来求购。从最初的玩赏,变成痴狂,再到投机,价格自然一路飙升。“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a73f10abe0b756c0.jpg)
唐朝人不光是炒作牡丹花,牡丹还逐渐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出了不少周边,像牡丹鞋、牡丹衣袖在当时都是流行之物。有诗为证:“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
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有仕女在发髻上插牡丹的细节,那时的人们爱把艳丽的牡丹插在头上,尤其是在皇宫里头,这些嫔妃头上戴牡丹,屋里插摆着牡丹花,庭园里栽的是牡丹,尤其她们欣赏牡丹插花,那是非常讲究排场的。
牡丹的产业化,使得唐朝涌现出不少种植专家。据《酉阳杂俎》记载大文豪韩愈有个子侄,育花水准一流,传说他能够改变牡丹的花色。《龙城录》也有相关记载:“洛人宋单父,字仲孺,善吟诗亦能种艺术。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两色,人不能知其术。玄宗召至骊山,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赐金千馀两,内人皆呼为花师,亦幻世之绝艺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c42658b7e748076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