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跟着李零读《论语》更文800字点赞

重贤与好色||跟着李零读《论语》(12)

2023-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图:网络

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在《论语》中,不是老师一个说,而是轮流说,老师曰了学生曰,学生曰了老师又曰。上一篇,老师曰了学文,这一篇,轮到学生发言了。

发言的是子夏。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够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说过了。

子夏的“这种”说法你同意吗?

不管你是否同意,李零不同意:

“贤贤易色”,前一个“贤”字是动词,即以贤为贤,尊重贤人,推崇贤人。前人对“易”字有三种理解:代替、改易、轻视。我认为,第一说最好,第三说最坏。“贤贤易色”就是孔子两次提到的“好德如好色”(《子罕》9.18、《卫灵公》15.13)。它的意思是,要像“好色”一样“好德”。可见色是可以好的。

子夏上面那种说法,是“前人”三种理解中的第三种,李零认为最坏的就是这种——看轻女色。依据是孔子曾两次提到 “好德如好色”,要像好色一样好德,或者说好德就像好色。李零提到的“前人”,是我们之前、孔子之后的人。孔子之后,不知什么时候,男女已经授受不亲了,道德之士,好色非常可耻。

色是性感的外貌,主要指女人在男人眼中的性感外貌,即女色。那时男色不太有人提。时代不同了,女人也好色,好男色。也有女人好女色、男人好男色的,叫同性恋。

还是说从前,喜欢漂亮女人,没什么不对。不对的是心里好之,嘴上又贱之,说什么“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不拿妻子当衣裳,就是重色轻友。正确的做法是重友轻色,这个“轻”就是看轻女色,正是三种解释的第三种。到了后来,单是看轻已经不够了。

女人是什么?是老虎。是“红颜祸水”。

大凡正人君子,多半不近女色,即便近了,也能做到坐怀不乱。后来能做到这一点的,谓之作风正派。我们这一代人,打小就非常正派,小屁孩一个,就在课桌上划男女界限了。那时倘若有人坐怀,啥也不懂,肯定不会乱。小时候我们喜欢女孩子,就是单纯的喜欢,但是偏偏要假装不喜欢。也就是说,我们很小就学会了装,学会了虚伪。

三种说法中,李零赞成“代替”:

用“好德”代替“好色”,不是戒色,而是像男人好女人那么来劲儿,有内在冲动,情不能已。女人又不是什么坏东西,非戒不可。

好什么不重要,例如好财,不偷,不抢,不贪污,不受贿,只要取之有道,一点都不丢人。又如好名,不投机,不取巧,不钻营,不忽悠百姓,凭自己的能力造福苍生,从而名垂青史,你就是伟人。再如好色,不等于占有,远远的欣赏、赞美未尝不可。至于好色好到性侵,好到权色交易,就算举头三尺没有神明,也有法律在那儿等着。

子夏移好色之心以好贤,完全符合老师的教导。估计孔子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他老人家说过,“好德如好色”。

扪心自问,你真的能做到像好色一样好德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