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我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2017-09-22  本文已影响211人  芙蓉的小酒窝

我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兩個晚上的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饕餮總書記用親身經歷譜就的精神大餐。讀完最後一頁,掩卷,無眠。

      一直沉迷於人物傳記,一直痴愛著打開新書的那股墨香,圈裏圈外傳的各種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學習交流心得體會。為保解讀的原汁原味,我固執地拒絕打開任何一篇文章,我只要原著。昨天下午終於拿到了我心心念念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小心翼翼地揭下塑封,洗乾凈工作時不小心留在手上的墨跡,一头扎在裏面如飢似渴,那麽急切地想知道總書記在最艰难岁月裏的成長歷程。

      急不可待地瀏覽目錄,細讀序言,知根知底的知青說,實事求是的村民說,全面深刻的各界說,每一個人物和他們的純樸語言都感人至深……采訪實錄全方位展現了青年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的成長歷程,對我們有著极其深刻的啟示和指導。

      勤奮好學積極上進貫穿全書也貫穿總書記一生。梁家河所有人眼中的習近平酷爱读书,那兩個裝滿書的箱子和炕头上背包裏隨處可見的書籍是他的獨特配置,飯都吃不飽的艱苦環境中能時刻不忘讀書,除了對閱讀的熱愛对知识的渴求,更打動我們的是積極上進以苦為樂的樂觀豁達人生態度。在自身和家庭還蒙受不白之冤時,不自暴自棄,不妄自菲薄,靜心讀書,用知識武裝自己,幫助鄉親們識字學文化,勞動搞生產……無論任何人,讀書,思考,真的不是一件壞事。

      熱愛勞動善於勞動的好後生,梁家河人讚不絕口的青年習近平。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當個人的成長際遇無法抗拒時勢,青年習近平選擇了既來之則安之,面對善良寬厚純樸呵護年輕知青們的陝北人民,他並不覺得留下來為他們做點事有什麽不好,真心沉下身子為人民辦事,幫助大家搞生產搞建設种粮食增收入,青年習近平樂此不疲,直到上大學離開時依然對村里的發展和困難放心不下。後來的書信言辭真切,不忘關心鄉親們生產生活。

      心系人民心懷百姓的好品質在梁家河時期已嶄露頭角。“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幹什麽”“再糙的飯近平也吃的香,再窮的人近平也看得起”知識淵博,公道正派,一心為大家做实事,贏得了村民的信服,也為他個人的成長奠定了根基。黃土高原的水土和梁家河的人情接納包容了青年習近平,熱情有為的青年習近平也為陝北大地和人民奉獻了自己最年輕可貴的青春汗水。这本身就是一部壮阔感人的史詩。幾次為他們之間的深情厚誼感动落泪,幾次重讀感人至深的細節,近平上大学前殘疾老鄉親自送行,大家自发组织十幾人送到縣城,二十年後,四十年後總書記再回梁家河,“這是我的婆姨”總書記把梁家河人民視為親人,一位成長於人民群眾中,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當的總書記形象躍然紙上。

      不由銘記了孔丹的一句話“爬坡,下坡,要慢慢的,穩穩的走,才能走的遠,走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呢?行穩致遠。”這與幾天前大舅給我說的話如出一轍,惊人相似。難道不是嗎?青年習近平,是下乡知青中年齡最小,插隊地方條件最差,插隊時間最長,回城上學最遲的知青。從梁家河的支部書記走到我党的總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從農村到大學,從基層到中央,他用親身經歷詮釋了――行穩致遠。這也應成為每一位共產黨人的人生哲學。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兩個晚上可以讀完,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這本無字大書卻要窮盡一生去讀,要帶著信仰去讀,常读常新,永不懈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